听懂经济“强”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15 13:18 来源: 经济观察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六位各具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家成为了中南海的座上宾。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负责人的看法和建议。会上,来自外贸、建筑、金融、家电、农资、互联网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负责人,谈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企业面临的难题。

    在即将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的时点把这些企业家请到中南海座谈,此举可谓意味深远。众所周知,李克强是一位具有高度务实精神的总理。今年以来,李克强曾六下基层,先后在陕西、辽宁、内蒙、海南、重庆、湖南等省市进行调研,掌握了大量一线的经济运行情况。此次中南海的座谈会,某种程度上亦是这些调研的一个延续,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李克强都希望能了解到“真情况”、“真问题”。当一位发言的企业家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表示“我们市场主体不能乱说话,这么多部长在这”时,李克强甚至感到了“汗颜”。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目前仍面临下行压力,但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这种压力再正常不过。让经济曲线永远保持上升态势并不符合客观规律,但如何在经济形势出现挑战时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应对,的的确确考验着政府及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调整能力。

    李克强显然找到了其中的方法。正如他在座谈会上表达的那样:“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市场主体。企业兴则经济兴。”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家被请进中南海共议国是的原因。如何最大程度地释放企业蕴藏的活力,从而将中国经济助推至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或许是总理当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经济问题上,李克强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路,即对于市场的信奉。但李的市场观,并非简单的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把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市场力量进行有效地结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他认为,“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同时“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为企业松绑。”在他看来,政府要做的事,就是“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有效降低融资和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促进比较充分的竞争,保护公平竞争。”李克强的观点再次厘清了政府在市场中责任与权力的边界,也给了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事实一再证明,只要给中国企业适合的生长环境,他们一定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与此同时,李克强也充分认识到了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粗放式增长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经济大势,“面对世界经济纷繁复杂、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企业不能坐等观望,而要抢抓机遇、敢闯敢试、主动转型”。李克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创新”之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同时也体现在资本层面、所有制层面,只有通过全面创新,中国很多企业才能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

    尽管压力不小,但李克强传递的却是经济的“强”音,在一个获得充分尊重的市场里,政府尽职尽责地做好服务市场的工作,企业一定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焕发活力,将中国经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张邦松) 

责任编辑: 郭晓婷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