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输血”实体经济 激活“经济细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24 14:15 来源: 中国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聚焦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提出要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要靠实体经济,需重视实业发展,此次高层重视为实体经济“供血”、培育“市场发动机”,将有效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推动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会议指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不仅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也带来金融风险隐患。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既可为企业“输氧供血”,促进当前稳增长,又能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使经济固本培元、行稳致远。

    会议认为,要按照定向调控要求,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推动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和监管,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

    李克强在会上说:“有些地方的企业反映,融资链条过长、收费过多,增加了融资成本。还有的企业,从小额贷款公司拿到12%的年利率,都觉得‘很不容易’,因为钱从银行出来的成本就很高。这么高的融资成本,市场主体怎么安心创业?长期下去,中小微企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都难以承受!”

    事实上,今年7月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举措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对于实体经济而言,犹如久旱逢甘霖。就上半年信贷数据而言,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称,上半年社会融资总规模达到10.5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盛松成称,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都比较充裕,反映了市场流动性比较充沛,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此前,央行已两次定向降准,降低了县域中小银行、城镇合作信用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久以来“让位”于金融。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坦言,中国必须重视实业和实体的发展,金融只是服从于实体经济的,是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的。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要靠实体经济,不是靠金融大时代的来临,经济有了实力货币才能有势力。

    融资成本高也是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的难题,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称,“促改革、调结构”是唯一出路。他认为,促改革的核心是打破供给瓶颈,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松管制,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融资渠道,加快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等;而调结构就是要盘活存量资金。(记者 姚慧婷)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