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让领导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29 16:11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7月27日,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经济责任审计要审计什么?此次《实施细则》有何亮点?未来经济责任审计又该如何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突破点在哪?这些问题都引起媒体和群众的强烈关注。中国政府网邀请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计署党组成员张通做客演播室,对此进行了全面解读。

    审计评价围绕“经济”和“责任”

    与通常所讲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同,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通俗地讲,前者是对“人”的审计,后者是对“钱”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将围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着力监督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的情况,促进依法行政和政令畅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领导干部所承担经济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展变化。张通说:“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要围绕‘经济’和‘责任’四个字,审计什么就评价什么,审计重点在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的效果如何,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责任审计还将领导干部任期内举借债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重要事项纳入审计,关注官员应承担直接责任等问题。

    审计重点剑指反腐、改革、发展

    审计署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他人员258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查出被审计领导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有1000多亿元。此外,审计署还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报告和信息32万多篇,提出审计建议51万多条,促进健全完善制度2万多项。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起步发展,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大力推进,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数据表明,多年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在促进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在遏制腐败、推动经济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和维护经济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审计署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目标,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本地实际,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实现新的突破。

    经济责任审计亟待三大突破

    张通指出,未来要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防范权力寻租、完善国家治理上的作用,须在审计覆盖面、审计重点、审计深度和审计力度上有所突破。

    一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逐步建立任期内轮审制度,对党政及企事业单位领导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二是要深化审计内容。对党政领导干部,着力关注政府性债务、财政管理、土地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情况;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点关注国有资产安全、重大决策、招标采购、自主创新和内部管理等情况。

    三是要加大审计力度。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核心,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重大决策失误、重大损失浪费、重大管理漏洞等事项。(郭慕清)

责任编辑: 郭慕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