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第一村”:红色山歌唱出鱼水深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25 18:1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福州10月25日电(记者王成)“红军长征第一村”,开国少将涂通今题写的七个大字,在福建长汀中复村村头格外醒目。在这七个字背后,是中复村与红军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鱼水深情。

    白墙黑瓦、飞檐翘翅——观寿公祠始建于明初,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喜鹊巢式的门楼前竖立着一块刻有“零公里处”的石碑,石碑前方就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

    “1934年9月30日,观寿公祠前聚集了红九军团数千将士,他们举行誓师大会,开始长征。”长汀县南山镇副镇长钟彬彬说。

    在长征前,历时七天七夜的松毛岭保卫战,让万余名红军将士的忠骨永远留在了山峰险峻、松木茂密的松毛岭上。

    96岁的老红军谢镜辉是这场战役的亲历者。“战役打了七天七夜,血流成河。”谢镜辉说,“来不及好好埋葬牺牲的战友,我们就在山上挖坑,哭着把他们埋在一起。”

    “风吹竹叶响叮当,自动报名上前方,松毛岭上杀敌去,杀得敌人一扫光。”口齿清晰、精神矍铄的谢镜辉还能断断续续地哼起这首传唱至今的山歌。

    “家家无门板,户户无闲人,当时中复村全员出动,青壮年上战场,妇女们把谷子、芋头、地瓜片一趟一趟送到前线。”钟彬彬说。

    “红军来了喜连连,接龙桥上人堆人,送粮送盐送医药,不是亲人胜亲人。”中复村里的红军桥,是中央苏区时期的红军征兵处,这里见证了一幕幕“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桥下的一口大锅烧肉,吃完肉就到桥上报名参加红军。”村民钟石保从小就听红军桥的故事,他指着桥上木柱上的横线说,“这条线和带刺刀的枪一样高,是当时征兵测量身高的标线,到达这个标线就可以参军了。”

    “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红军桥更是一座连接红军、苏区政府与劳苦大众的连心桥。”钟彬彬说。如今,中复村已经成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寿公祠、红军桥也成为后人缅怀革命先烈的场所。

    长征出发已经80周年,在这个闽西山村,还时常响起这样的歌声:“郎当红军莫念家,专心革命走天涯;十年八载不算久,打倒反动再回来……”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