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改变群众命运的路--西藏墨脱公路通车一周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31 21:1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一条改变群众命运的路——写在西藏墨脱公路通车一周年之际

    新华社拉萨10月31日电(记者 王守宝、文涛)2013年10月31日,全长约117公里、总投资近16亿元的墨脱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西藏墨脱县成为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并被载入史册。

    时值墨脱公路通车一周年之际,记者再一次探访墨脱,追踪这条路给“莲花圣地”墨脱带来的变化。

    “高原孤岛”变为旅游胜地

    墨脱公路通车前,在墨脱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集体创作了一首歌--《墨脱情》,抒发无限感慨:“小路呀望不到头,我站在岔路口矗立了好久,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而我选择了这一条墨脱的小路……”

    当地援藏干部解释,墨脱公路通车前,踏进墨脱就如同进入了海洋中的一座孤岛,大雪封山通常让墨脱与外界隔绝达几个月之久,选择进入墨脱的人通常会有一生难忘的经历。

    墨脱公路通车以后,从最近的波密县进入墨脱只需约3个小时,即使遇到雨雪天气,大多也能畅通无阻。这不仅让在墨脱生活、工作的人进出更加方便,也让大批游客有机会来到这里,欣赏这一朵盛开的“莲花”。

    据了解,2013年1月-10月,进入墨脱的游客还不到5万人次,而今年同期,来墨脱的游客已接近7万人次,道路畅通带来的大批游客让当地各族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在墨脱县城“措姆农家乐”,男主人汤明文正在忙活着收拾房间,“去年收入有7万,今年到目前为止收入就达10万元左右。”汤明文笑得异常灿烂,“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路让我们吃上了旅游饭。”

    西藏林芝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道路的畅通让更多游客享受到旅游的便利,促进了墨脱和西藏旅游资源的开发。

    公路是各族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保障

    西藏东南部山高谷深,交通极其不便。“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是历史上对当地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艰难的通行条件限制了群众的发展空间。

    吉都原是墨脱县墨脱村的一位普通村民。11岁那年,只因墨脱不通公路,他无奈做起了背夫、马帮的艰辛工作。后来,墨脱公路实现了由分季分段通车到全线贯通,为其人生转型提供了条件。从此,他先后买了拖拉机、汽车、挖掘机,还跑起了墨脱到波密的客运业务,成为墨脱小有名气的老板。

    交通的畅通让很多群众和吉都一样,为生活的改善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在波密县扎木镇桑旦村,700多名村民中就有160多名靠在墨脱公路上跑运输而让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由于交通在助力百姓发家致富方面的重要性,西藏把改善交通条件放在了重要位置,墨脱公路也在屡修屡废中彻底贯通。

    预计到2020年,西藏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全区交通正在实现从“羊肠小道”到“四通八达”的跨越式发展,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坚实基础。

    一条让墨脱群众思想观念不断开放的路

    在墨脱采访了解到,很多群众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他们只能安于现状或者望着山的北方幻想着另一个世界。

    “以前,在简陋的茅草屋下,听着下雨时雨水落在屋顶发出的滴答声,都会觉得很知足。”从小就做过背夫的旦增江措说的这句话,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

    据旦增江措说,以前的生活,是在山上把一片树林烧掉,然后刨出一个个小坑,里面埋上玉米的种子,在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再加上与外界的交流不畅通,让很多人思想观念封闭而守旧。

    墨脱公路修通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安于现状,抓住了路通以后带来的商机,靠旅游、运输富裕了起来。旦增江措周围的人也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着要干点事情。于是,他瞄准了旅游市场,也开了个家庭旅馆,仅今年就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在墨脱,旦增江措不是特例。很多人不再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农牧民,守着一亩三分地过一辈子,不再仅仅追求以背夫为职业的生活,他们开始在市场经济中跃跃欲试,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责任编辑: 肖磊涛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