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江西县域经济发展观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1-16 16:4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补课”促发展 “升级”强基石
——“新常态”下江西县域经济发展观察

    新华社南昌11月16日电(记者 郭远明、秦宏)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更是当前“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江西正对薄弱环节的县域经济发展“补课”,推进全省经济发展升级。

    “新常态”下力破“老难题”

    县域经济发展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难题。

    在“新常态”背景下,江西正加快以县域经济为支撑的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江西从产业升级、开放升级、创新升级和区域升级四个角度,找准支柱、做强支点、夯实支撑和优化支持四个方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升级。

    为此,江西最大限度地对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力”,出台系列专门意见和政策,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完善“省直管县”试点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和配套政策,能减的尽量减、能放的坚决放;大力推广“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融资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80小于4”暴露发展短板

    县域经济发展是旧话题。江西“旧话重提”,皆因“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升级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各地发展共识。

    江西80个县市创造了全省六成以上的生产总值、近半的财政总收入;全省94个工业园区的绝大部分、约六成中小创新企业集中于县域。但江西在实践中发现,县域经济薄弱正成为发展升级的重大制约。2013年,江西80个县市的生产总值竟然不如江苏省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4个县级市。

    同时,江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企业总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竞争力差、块状经济不明显等劣势;一些县市开放程度落后,县与县之间、县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开放合作不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支持不足;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兴赣之基在于强县,强县之路在于加快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升级,成为“新常态”下江西发展升级的必补课。

    壮大产业集群,打破地域限制

    调查发现,江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不足归根结底是产业集群程度不高、带动力不强。实践证明,江浙经济实力主要强在县域经济,根本强在产业集群。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江西强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的中心任务是壮大产业集群。目前,江西规划的60个工业重点产业集群、75个农业产业集群和35个旅游产业集群中,分别有61.7%、100%和54.3%集中在县域层面。

    当前产业分工已超出县域范围,一个大的产业链甚至横跨数个县市,推进区域合作已成经济发展大趋势。江西吉安市坚持10年在吉泰走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100多家分工协作的企业分布在数个县区范围,形成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

    与之相反的是,前些年一些地区蜂拥而上发展光伏、铜金属深加工等产业,由于缺乏区域协作,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无法形成产业纵深,不少企业“昙花一现”。

    痛定思痛。江西提出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承载区域升级的重任。为此,江西先后提出昌九一体化、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发展、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发展等战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注重区域协作,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兼顾相关联区域内的县市发展情况,实现互补优势和差异化合作,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 肖磊涛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