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系列峰会唱响中国“好声音” ——李克强缅甸之行后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1-25 09:24 来源: 瞭望
【字体: 打印本页

11月14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在总统府前广场为李克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11月12日下午4时许,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专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

不远处,结束APEC北京之行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专机“空军一号”正在做起飞前的准备,停机坪上铺起了红地毯。

中美两国领导人即将奔赴同一个目的地——缅甸首都内比都,出席在那里举行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

从APEC到东亚系列峰会,世界的目光从亚太聚焦到太平洋的西缘——东南亚,这里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心所在,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

出发时的一幕或许只是个巧合,但它却映衬出李克强总理此次缅甸之行的高难度。

正是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面临着一些“杂音”,最突出的便是和菲律宾、越南等部分东盟成员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议。

面对较为复杂的外交局面,李克强总理正面阐述中方立场,发出中国“好声音”,以一套内容丰富、实实在在的“中国方案”,为开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钻石十年”打下了坚实基础。

率先发声抢先机

从当地时间12日傍晚抵达到14日下午离开,李克强总理此访只在内比都停留了44个小时。短暂的访问行程中,13日无疑是最繁忙的一天。

这一天,李克强总理先后出席了东亚峰会、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和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也就是所谓的系列会议。

无论是东亚峰会,还是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总理都是先发言。其中,东亚峰会上,他是东盟域外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发言的;10+1会议上,他又是第一个发言。

通过两次第一个发言,李克强总理率先唱响中国“好声音”,得到与会国家的积极回应,展现了一位大国领导人的自信和智慧。

对比一下去年和今年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议程,细心之人不难发现,上述三场会议的先后顺序不一样了。

在去年于文莱举行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东亚峰会被安排在10+1和10+3会议之后,而非第一个召开。

顺序上的差异对中方十分不利,这要从东亚峰会说起。在13日的三场会议中,东亚峰会是范围最大的,与会国现有18个,包括东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俄罗斯8国,因此峰会也被称为“10+8”峰会。

由于美国和日本参会,东亚峰会上菲律宾和越南等少数东盟成员国往往会受到鼓舞,借机炒作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这会对后续会议氛围及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局面,李克强总理选择在当天的前两场会上率先发言,以抢占先机,争取主动,用中国—东盟合作的“好声音”压倒会上可能出现的“杂音”。

会议组织方的“失误”也给咱们帮了一个忙。在10+1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言全程,各国媒体记者都在现场,而按照国际会议的惯例,一般只给记者几分钟时间听个开场白或拍照。

几位同行跟本刊记者直呼这是当天最大的“福利”。得益于这起意外,李克强总理当着全球媒体的面,把中国的政策主张痛痛快快地讲了一遍。

奏响东亚和平主旋律

在13日的首场活动——东亚峰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言伊始就深入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奏响东亚和平发展的主旋律。

当前的东亚是全球发展最快、最富活力的地区。然而,这一切来之不易,前提就是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东亚在历史上也曾饱受战乱之苦,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东亚实现繁荣稳定是人民之福,东亚如动荡不安将是各国之痛。

虽然这一地区目前存在一些争议问题,但不应该影响到和平稳定的大局,如果说和平受到了威胁,那也不会是来自中国。

针对“中国威胁论”和渲染中国“强权”等“杂音”,李克强总理有理有据地予以驳斥,给出了“中国答案”。

他说:“中国始终是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现现代化这个现实根本利益所决定的,绝不因任何外界干扰或质疑而改变。”

为了消除东盟国家的疑虑,中方并没有停留在口头,而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说,中方正与东盟国家商讨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双方世代和平共处提供制度框架和法律保障。迄今,中方的这项提议得到了东盟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与此同时,中国—东盟国防部长首次非正式会晤也有望与明年举行,双方将探讨建立中国—东盟防务热线,并加强防务安全合作。这些都给东盟国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首提南海问题“双轨思路”

在安全领域,南海问题是此次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尤其是东亚峰会上避不开的话题。既然躲不掉,李克强总理就选择正面回应,为推动问题的解决亮明“中国方案”。

当前,南海形势总体是稳定的,航行自由和安全也是有保障的。中国与东盟国家为推动南海问题的解决一直在进行密切有效的对话与沟通。但是,个别国家通过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意图向中方施压,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反复阐述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

实际上,在今年8月于内比都召开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表示,中方赞成并倡导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但李克强总理这次的表态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确认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

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美国曾别有用心地提出了冻结南海行动的主张,企图为菲律宾和越南撑腰,鼓动它们与中国对抗,怎奈东盟国家反应冷淡。菲律宾则提出了所谓的“三步走”计划,试图搅局。

李克强总理策略地提出“双轨思路”不仅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而且是最有效、最可行的争端解决方式。这套“中国方案”目前除了菲律宾和越南以外,已经赢得了东盟其他成员国的支持,从而为南海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了方向。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邻国是不能选择的,彼此长相往来,低头不见抬头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中国古训说‘里仁为美’,只要我们始终秉持以诚相待、求同存异之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爬不过去的坡。”

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诚意由此可见一斑。

推动务实合作动真格

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好比是东亚地区合作的“两个轮子”。在维护好和平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强化双方之间的利益纽带,不仅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且也有利于相关争议的解决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

过去的十年间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黄金十年”。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为4436亿美元,比十年前翻了两番,目前我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双方的相互投资也在不断增长,今年前9个月累计已达到1231亿美元;双方的互利合作领域也在日益扩大,已实施了电力、桥梁、农业、制造业等一大批项目。

今年被誉为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自去年以来,中方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议,为中国—东盟合作规划了美好蓝图。

此次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重在落实这些倡议。从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六大重点领域到10+1会上提出的六点建议,再到10+3会议上提出的六点意见,李克强总理拿出了一份厚厚的“中国方案”,内容覆盖投资贸易便利化、互联互通、金融合作、减贫合作、海上合作、人文科技环保合作等,充分表明中国为推动东亚的繁荣发展和加强中国—东盟合作是“动真格”。

会上,李克强总理宣布,中方愿向东盟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支持双方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在去年基础上再向东盟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以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中方还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东盟国家共同推进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力争在2015年底前完成谈判。

这些“真金白银”的付出旨在把中国—东盟合作的“蛋糕”做大,给双方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真诚一贯的,希望以自身发展带动地区、惠及周边是发自内心的。”

相信“中国方案”会为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开好局,让南海成为造福地区各国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责任编辑: 杨磊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