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中东欧发展的“有力之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2-18 09:17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在贝尔格莱德出席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发表讲话。

  李克强总理在发表讲话之前,提前把新年祝福送给中东欧各国人民。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整个中东欧地区都是具有深刻意义。欧洲债务危机的尾巴还在该地区残存,中东欧经济在爬坡迈坎的艰难时期等待着复苏曙光。年初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给该地区陡增区域不可控因素。中东欧在蹒跚中,需找着可以大踏步向前的使力点。

  使力点就好比一个人的结构力图,往往是需要两个脚走路的原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几年前曾指出:“既然我们有两只脚,为什么只用一只脚站着?”在他眼中,中东欧的一只脚是血脉相连的欧盟,而另一只脚,则是来自地域更加接近的亚洲市场。中国则扮演着分量颇重的角色。

  李克强总理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讲话中,说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东欧是欧洲新兴市场国家集中的地区,双方互补性强,合作发展潜力巨大。”这种互补,是对方缺少的,正好可以用我们富余的进行合作共赢。

  比如中东欧国家有些是延续前苏联时期的老旧基础建设,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升级换代的呼声。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经验并没有自身传统工农业那么具有标志性。中国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建设技术和经验。同时,铁路、电力、港口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玻璃等材料,在这方面中国拥有大量优质资源。

  李克强总理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以金融合作为支撑”来打造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新亮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排在第一的位置。让中国此类多余的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出去,中东欧就是一块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这个前提自然是中国企业在他国要经历来自市场的检阅和监督。而中东欧国家也将因此下好经济布局的“先手棋”,地区经济与中东欧的整体发展将在基础建设之上搭起上层建筑。

  “互联互通”是世界范围内的热词。不仅是在亚洲,对于中东欧国家,中国依然愿意用“互联互通”来打造区域合作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地图上看,中东欧和中国并不接壤,彼此隔着较远距离。不过,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的胸襟已被打开。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到,中、匈、塞三国已达成协议,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力争在两年内建成一个符合欧盟标准、适合各方需求的现代化快速铁路。匈塞铁路只是中国和中东欧经济合作模式下的折射点,它的未来能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无限交集的可能。中东欧的优良港口和陆路要冲在经过横跨欧亚大动脉的贯穿下,加快了贸易物流的便利。它所谓的“合作新引擎,经济新增点”在于投资背后的投融资框架。譬如李克强总理就提到“中国将启动第二期10亿美元的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支持对中东欧投资项目。”同时,中国在中东欧还有100亿美元具有优惠政策的专项贷款和设立30亿美元规模投资基金。

  从环境来看,政治氛围相对良好的中东欧稳定系数较高,是中国投资的优选地。而在中东欧的投融资,能缓解中国巨额外汇带来的困扰。这种困扰是人民币走出去的呐喊日益增大,也是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把外汇这些“好钢”用在中东欧建设的“刀刃”上,也是国家智慧的考量。

  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和中东欧“地理上是‘远亲’,但在心灵上是‘近邻’。”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对于民生福祉的共同铸就,让中国和中东欧有了共同的利益点。有此支撑,足见双方合作的赤金成色。顺着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话来说,中国这只站在亚洲的“有力之脚”,将给予中东欧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皮波)

责任编辑: 薛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