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考察危旧房改造
专家:城市发展勿忘外来人员的“归属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07 13:23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经济大省,更让广东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第一大省。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安居才能乐业。要融入当地环境,就要逐步解决他们的社会福利和后续发展等等问题,目前推出的保障房等安居工程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等措施,都是在逐步尝试这样做。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广州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考察危旧房改造时说:“我们要的是包容性发展,必须改善农民工、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给他们纵向流动的公平机会,让他们生活有希望、奋斗有回报。”

  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经济的飞快发展中,凝聚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滴滴汗水。其实不仅是广东,我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大潮中,数以亿计的人口正在融入城市,城市要发展,不要忘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不能把外来务工人员看作二等市民,“包容性发展”才能让城镇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我国的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深圳,90%以上的人员都是外来的,正是他们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前行的动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待遇与当地人存在一定差距。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城市的发展不能忽略外来人员的贡献。

  许耀桐:深圳人口百分之九十都是外来人,是外来人建设的深圳,我想深圳是这样,其他的城市也是这样。改革开放以后促进人口流动,特别是很多农民工进城打拼,没有这种打拼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就,就没有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巨大的发展。外来人特别是农民工进城以后给城市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生活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比如在医疗、住房、就业收入方面出现了贫富差距严重失衡的状况,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接地气,老百姓都非常高兴,我认为这句话是说到人们的心中去,很多人听到的时候会非常激动。

  让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有希望、奋斗有回报”。就要给改善农民工、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条件,打造一个温暖的家。许耀桐认为,要在政策上给这些弱势群体一定的倾斜。

  许耀桐:改革开放的成果应该惠及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去,而不是局限于少数人,少数人生活好了,固然是他们自己做出的努力,但是国家要加强调控,要做好二次分配,使改革成果惠及到每一个老百姓身上。首先应该对这些到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在各方面经济政策上应该倾斜,外来务工人员当做城市发展必然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包容性发展,不仅要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更要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如何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宋湛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外来人员大量走进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不少人工作强度大,报酬却比当地人少,甚至屡屡传出民工讨薪的新闻,怎样为他们打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保障他们的权益?

  宋湛:第一,要增强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对这些执法部门比如劳动监察、劳动仲裁,要求它们公开透明的执法。第二,允许劳工NGO组织的参与,允许这些劳动维权组织能够参与进来,同工会劳动维权相互形成一种互相竞争的局面,进而使工会能够更有动力去维权。第三,要加强对工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增强工会的基层组织的代表性,有更多的农民工或者外来务工的劳工者能够参与到工会当中去,包括2014年各个省级行政单位都出台了解决方案条例,根据条例工会有权利带着劳工者和雇主或者他们的老板进行集体协商,这就会更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经济之声:除经济基础外,外来务工人员心理认同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特别是有一定知识背景的年轻人在“归属感”上的要求更为强烈。除了解决住房保障的经济问题外,如何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纵向流动的公平机会,让他们奋斗有回报,对城市有“归属感”?

  宋湛:要加强宣传和对学生们教育工作,我上小学的女儿她去门口见到收废品的外来务工者,她会主动打招呼说叔叔好,我觉得对于外来务工者他尊严的认同,对他们贡献的承认是特别重要的。

  经济之声: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住房的保障、提供孩子就学就业、养老失业保险等问题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和政策调试,怎样分类推进、逐步实施,哪些容易解决,哪些是难点?

  宋湛:直接解决户口问题可能会比较困难,很多大城市居住比较饱和了,但是可以分步骤推进。第一步要完善城乡一体的养老体系,能够让这些劳工者在城市工作七年的劳动者,能够顺利的在他的家乡养老,要求城乡能够一体化的养老体系要相当完善,首先要做到的。其次在城乡结合部的良好的建设,能够有更好对外来务工者子女的义务教育,更多的廉租房,能够让这些在自己没有工作机会的劳动者能有一个住房条件来解决燃眉之急,最后还是慢慢从居住证制度慢慢过渡到户口制度。

  经济之声:如果从根本上解决,有没有办法彻底拉平?或者说我们的外来务工人员有没有可能?是不是必须需要到城市来发展?

  宋湛: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必然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在工业化中后期,要调理完成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基本上都是在这一阶段要有一个很好的实现,拉平是必然结果,但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还会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会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就需要慢慢的过渡,这是一个过程。

责任编辑: 薛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