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场 提升我国治污水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28 19:20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2015年1月28日15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作客中国政府网,就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并回答网友关心的问题。图为访谈进行中。中国政府网 潘巧文 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改革创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我们为什么要推行第三方治理?推行第三方治理将给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现状带来哪些改观?怎样激发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市场的活力?政府部门又将为此出台哪些配套措施和政策?1月28日下午,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善成作客中国政府网直播间,回应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

    王善成谈到,制定出台《意见》总体考虑是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企业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通过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第三方治理市场,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同时通过建立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不断提升我国污染治理水平。

    他认为,《意见》鼓励由专业化环境服务公司对排污企业的污染进行污染治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通过专业化治理手段,发挥治污的规模效应,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进一步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第三方治理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倡导鼓励第三方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激发社会资本进入环境治理的活力,一方面缓解政府在环境公用设施集中建设期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扩大全社会的环境治理投入。王善成说,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还可有效拉动环境服务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促进环保产业由单一的产品和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向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环境服务转变;推动环保产业以及与环境相关的服务业、保险业、金融业的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环境公用设施建设作为《意见》所确定的推行第三方治理两个重点领域之一,王善成以实现“三个化”、完善“两机制”和探索“一模式”来概括其核心改革任务,即实现运营主体企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完善投资回报机制和公共环境权益保障机制,探索通过改进完善政府审批方式,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实行“联合审查、并联审批”模式。目标重点有“两个基本”,即到2020年,环境公用设施投资运用体制改革要基本完成;高效优质可持续的环境公共服务市场体系要基本形成。

    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是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王善成指出,《意见》在这方面也进行了部署要求。第一,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监管体系等,营造良好的第三方治理市场环境。第二,从完善价格和收费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发展多层次环保资本市场等,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第三,鼓励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推进排污权交易等。他特别强调,《意见》明确规定要加大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的监管,规制企业必须达到环保的要求和标准,达不到就要被严厉处罚。

    王善成表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污模式,要把它推进实施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贯彻落实好《意见》,确保第三方治理取得实效,的确要求政府在很多方面发挥好作用。总体上说,在新的环境治理体系中,政府角色定位,应由以前的污染治理主导实施者转变为污染治理的引导合作者,重在负责制定第三方治理的法律规范、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投资运营机制;加强政策扶持、激励,强化市场监管、环保执法,为广泛的第三方参与环境治理营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也为社会资本进入创造平等的机会。为此特别要做好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第三方治理投资回报率的测算、尊重企业自主地位和公平公正遴选优质第三方环境服务供给者等几方面工作。在谈到坚持市场化运作进行委托时,他着重提到,不搞违背企业意愿的“一刀切、拉郎配”,要通过市场的机制去引导和鼓励第三方治理。王善成同时说到,政府部门要扮演好监督者角色,首先要通过健全机制防止权力寻租、防止腐败产生。

    在回答网友关于政府监管尺度和底线的问题时,王善成说,尺度和底线就是要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市场秩序的正常维护以及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最起码要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第三方治理企业一定要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大家所关注的如何避免出现推诿扯皮,明确责任主体的问题,王善成回应道,对环境公用设施领域,政府委托环境服务公司治理,是环境服务的购买方,污水处理厂或者垃圾处理厂没有处理好或运营好,治理企业要承担这个责任。对工业企业来说就要区别对待,排污企业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第三方治理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排污企业的委托要求,承担约定的污染治理责任。(穆淼)

责任编辑: 穆淼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