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5春运新变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2-04 17:5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齐中熙、樊曦、丁静、赵文君)2015年春运悄然拉开了大幕。有人说,每到春运回家就像“打仗”,担心买不到票,路不好走,“归途”变“囧途”。伴随着去年我国铁路、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长,一些服务措施更加完善,今年春运会有哪些新变化?

从普铁到高铁——“高铁春运”

“去年底全国铁路实施了新的列车运行图,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调整后,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将达到2673.5对,其中,动车组开行数量将达到1556.5对,占全国铁路客车开行数逾58%,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杨宇栋说。

截至2014年底,我国高铁通车里程突破1.6万公里,占世界高铁一半以上。在所有旅客客车中,动车组已占“压倒多数”。伴随而来的是运能的增长和旅客出行的快捷。

数据显示,2008年春运尚无高铁,我国铁路总运能为1.96亿人次。到2014年春运,全国高铁基本成网,铁路发送旅客超过2.67亿,其中高铁发送旅客8688万人,占旅客发送总量的33%。今年春运,铁路总运能将有望突破3亿,各项指数创历史新高。其中高铁旅客增量占全路旅客增量的70%,是带动今年春运客流大幅增长的主力。

广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高铁的发展,大大缩短了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缓解了普铁客流运输压力,在春运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4年春运,广铁管内高铁客流量首次赶上普通铁路。2015年春运,广铁管内高铁客流量将占客流总量的6成以上,高铁将在春运中大唱主角。

“高铁覆盖面迅速扩大,呈现大众化、经常化、生活化的特点。中国已经进入高铁社会的雏形。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更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

从人流到数据流——“网上春运”

早年间的春运,看到的是“人流”,尤其是在售票窗口,排队能排出好几里地。这几年春运,看到的是“数据流”。网络售票、网络服务已经深入到春运一线。

2012年全国铁路全面实行网络购票和电话订票以来,网络售票已深入人心。虽说网上排队还会“一票难求”,但毕竟少了现场排队甚至彻夜等待的痛苦。

据中国铁道科学院电子所副研究员王明哲介绍,这几年,网络售票比例逐年提高,2014年接近5成。自去年12月7日开售春运火车票以来,短短两周内全国铁路售出火车票超过1.15亿张,其中网络购票约占6成。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网络购票比例超过7成。

不仅是网络购票,各车站、列车还推出了网络服务。如成都铁路局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今年春运将为旅客提供服务。旅客只要在车站或列车上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现和铁路客服在线互动,甚至可以通过微信订餐。旅客不用去餐车,列车员就会把订好的餐送到座位上。

上海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等也推出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或手机APP客户端。旅客只要进入平台或下载安装后,可以随时查看列车时刻、余票、正晚点情况,以及建议投诉、在线问询等。郑州铁路局4日还推出了目前全国唯一的智能服务终端——铁路云服务,甚至可以和客服人员实现视频交流。哈尔滨铁路局还在一些列车上张贴了二维码,乘客扫描进入后,可以和车长及车上服务人员实现互动。

从扎堆到分散——“错峰春运”

往年春运开始后,人们最担心、媒体最关注的就是火车票“一票难求”,而且售票高峰和客流高峰交织在一起,紧张得不行。今年,通过把火车预售期从20天提前到60天,售票高峰已悄然度过。

杨宇栋告诉记者,去年12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图定旅客列车预售期逐步延长至60天,同时对互联网售票系统进行了扩容和优化。目前,铁路春运售票工作已经平稳度过了高峰期,旅客体验明显好于往年。

“去年底就在网上把节前回合肥老家的票买好了,早买早安心。”在北京工作的刘博轩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今年春运好像没有往年那么紧张了,他身边很多同事都早早预订好了回家的车票。

不仅是预售期提前,多种因素叠加让今年春运开始得“波澜不惊”。

“从客流分析来看,尽管春运客流依旧保持了持续高位增长,但由于1月下旬在京大专院校放假,春运前70%左右的学生已经离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节前的出行压力,再加上今年春节较晚,并且铁路部门实施了延长售票期举措,客流整体呈现出节前分散而均衡、总体相对平缓的新特点。”北京铁路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说,以往,学生流和务工客流是春运铁路高峰客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努力增加运能的同时,今年各地还创新思路,从客流调节上动脑筋,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旅客错峰出行。如北京、上海高校今年从1月10日至2月9日陆续分批放假,不再集中。一些地方也组织企业分批放假,让务工客流错开高峰。

责任编辑: 刘笑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