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模式破解“养老院看不了病医院养不了老”难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2-12 11:12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新华社记者黄小希 胡浩)“有医生定期检查身体、帮我注射胰岛素,看病和生活都挺方便,感觉自己精神、身体好多了,好像啥毛病都没有了。”谈起入住采取医养结合模式的北京市大兴区虹枫老年护养院的感受,84岁的北京居民李大妈表示满意。

    李大妈告诉记者,自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身上还有多处骨伤,过去老伴在世时能经常陪着上医院。“他过世后,我自己老往医院跑实在太麻烦了,护养院提供的医疗康复服务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对于老年人而言,生病、失能、失智等问题无疑是影响晚年生活质量的“拦路虎”。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表示,我国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65岁以上人口增长的比例更快。从最近的统计数字看,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看病住院比例要超过青年人的2倍,甚至更多一点。

    顺应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医养结合模式近年来已在不少地方出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

    业内人士认为,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老年人频繁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的麻烦,还能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

    成立于2009年的北京市大兴区虹枫老年护养院,是一所专门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记者了解到,这里的房间按医院病房设计,配备有医用床、电视、储物柜等,每个房间都有相应的责任医生、责任护士和责任护理员为入住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

    虹枫老年护养院院长李强介绍说,护养院设有医务室,诊疗科目包括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西医结合科。护养院的医生和护士会定期对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和日常生活观察,并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院前抢救及转院工作。当老人突患疾病或身体不适时,医生在了解情况和初步检查后,会及时和家属沟通,每次治疗和用药前都与家属联系确认。遇到老人突发重病需转往上级医院就医的情况,护养院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呼叫120,并通知家属赶往上级医院。

    除了通过养老机构申请办理内设医疗机构的方式实现医养结合,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展开合作,也有助于医疗和养老的有机融合。

    北京市首批老年医院之一的北京市隆福医院与北京汇晨养老机构在去年年底共同试水医养融合。东城区汇晨老年公寓是一座四层小楼,一楼是隆福医院的北苑院区,设有内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多个诊室,隆福医院派出23位医生、护士长期在此为老人服务;楼上就是老年公寓,可以容纳200位老人安居于此。

    “医养融合是将康复医疗和生活照料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既包括养老机构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也融合了医疗康复服务。”北京市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认为,医养融合将是未来社会应对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方向之一。

    一些专家建议,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要落实好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政府购买、商业保险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办养老护理机构、提供养老服务产品,同时要鼓励医护院校开设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专业,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在马晓伟看来,医疗与养老结合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社区、家庭为主,康复、医疗、保险服务配合,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多方投资,解决医疗保险的问题。同时,还要发展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在谈及护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时,李强表示,将探索成立小型派出机构或团队进驻社区,让老年人不必离开家就能享受医养结合服务,子女也可以在“一碗汤”的距离内更好地尽孝。

责任编辑: 陈燕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