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布局 收好官 开好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07 17:34 来源: 瞭望
【字体: 打印本页

    “报告有定力,市场有方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甫一出台,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经济学者何志成就评论说,“成绩单讲得实实在在,问题摆得明明白白。报告的定力来自于认识清醒,政策储备充足,相信还有经济增长潜力等待挖掘,相信深化改革与结构性调整能够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报告用了8页讲2014年的工作,用了20多页部署今年工作,这凸显了政府对新问题、新情况、新举措的深思熟虑”,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说。

    “听取报告时,现场多次响起掌声,代表委员对报告既认同又期待。”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说,这既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交出的靓丽“成绩单”,又是谋划部署今年工作的精彩“节目单”,2015年的工作目标设定务实具体,政策把握从容自信,报告文风清新朴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工作报告谈问题实事求是,说发展辩证客观,既着手解决现实问题,也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和前瞻性,为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做好准备。”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认为,报告提到“安不忘危,治不忘乱”,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而“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更彰显出执政党的自信、自强与自我约束。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报告以“四个全面”开篇,国务院今年的工作部署,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十二五”将在今年收官,“十三五”也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开局。因此,“这一年的政府工作要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把握,这既体现了对‘四个全面’的深刻理解和自觉把握,也体现了战略布局和政府年度任务、五年目标的衔接。”

    深挖经济巨大韧性与潜力

    此次报告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下调至7%的经济增速与启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前者,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将逐步进入合理的增长区间,实现增速换挡;后者,则表明本届政府在促发展和惠民生之间的平衡选择与担当。

    施芝鸿说,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报告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发现和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新增长点,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参与了本次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的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所调低,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达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经济增速达到7%左右就差不多了;二是,要为调结构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

    在全球经济危机深化的大背景下,今年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可能多于去年。而我国经济总量巨大,按照去年的增速,每年增加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17大经济体——土耳其的经济总量。如此的天量GDP,意味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每一个百分点的“含金量”早已不同于以往。这意味着即使增速放缓,总的经济增加量有可能还会不减反增。因此,多位受访研究者都认为,即使按照低一点的目标,今年的新增量也不会低于去年,经济发展仍处于活力期。

    在向东看来,虽然预期下调至7%左右,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滑出7%,“中国内在的经济增长潜力仍十分强劲,只要条件允许,就要蹦一蹦,就要够一够,而不会往下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了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过渡。调低经济增速,是对新常态的主动适应,也是留有余地的。

    他认为,从国内来看,2015年房地产业将会呈现温和调整,并逐步趋稳,而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将带来稳定的投资需求,再加上超过13.6亿人的巨大消费市场,都会成为经济增长稳定的支撑;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总体上也已触底了。因此,经济增速稳定在7%以上的概率较大。

    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目标锁定在稳定和改善宏观经济,也就是说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旦经济滑出了合理区间,调控的手段也有很多。”向东说。

    “适度降低增长预期,则为今年的宏观调控留出了必要余地”。张立群认为,适度降速,意味着宏观调控政策不再以刺激为基调,政府不用紧绷着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应对经济发展的手段更加从容,有助于培育由市场形成的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分析,作为后发国家,中国一直以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换取竞争优势,虽成就显著,但也产生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环境恶化、地方债务等一系列“后遗症”,阻碍了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健康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降低经济增长预期,既是对科学发展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清醒把握,今后将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强调创新、环保与结构调整,注重就业和民生改善,这是政府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表现。

    何志成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将“稳增长”放在了今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位,“调结构”放在第二位,没有提及“抗通胀”,说明中央高层抓住了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矛盾:要通过发展,尤其是健康合理的增长来解决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难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分析说,在新常态条件下,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稳增长,或者说如何处理好稳增长与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关系。“我们不能搞GDP挂帅,不能不顾代价、不讲质量和效益单纯追求GDP,但也不能不要GDP。实际上,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经济发展依然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他认为,要把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把政策刺激与激发内在活力结合起来,把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结合起来。“只有稳定适度增长,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造一个宽松环境,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物质基础。”

    张立群分析,“稳中有进”,“稳”是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进”就是调结构,使结构更合理。经济合理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结构调整需要一定的增长来支撑;而结构调整,是为了使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关系不断改善,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企业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得到市场支持,甚至引领市场需求,进而增加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勾勒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图景,就是要实现两个“中高”的双目标,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向东分析,“双引擎”将促动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动能转化。一方面,将培育打造新的引擎,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每年700多万大学毕业生,30多万留学归国人员,激发他们的创业创新活力,就能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要让今天新设立小微企业的“铺天盖地”成为明天的“顶天立地”。为此,改革必须从便利亿万人投资创业和就业出发,破除各方面体制障碍。

    另一方面,则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公共产品与服务不足的“短板”。今年将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与此同时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政府投资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将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在多位受访代表委员、研究者看来,中国经济仍具有着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启动“双引擎”将激活潜能。

    从经济总量来看,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调整的新阶段,人均水平仍然偏低,但总规模上已冲入并稳居全球国力竞争的“第一方阵”,3.8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巨大的国内市场,都是中国经济保持定力的基础。

    再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需要升级改造,中西部地区则需要扩大建设,实现覆盖需求。

    例如,到2015年,中国铁路通车总里程才仅为美国的一半,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更需加力。又如,棚户区改造、城市地下管道的建设等,都是群众急需的公共服务,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既是补短板,又能扩大有效需求。

    同时,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环境改善等方面,中国都具有很大潜力和空间;而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的制度红利、区域发展新部署、“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例如,‘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开拓了外部市场,更挖掘了内部潜力;而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在内的多个跨区域发展战略,更是拓宽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王军认为,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则是中国发展的最大潜力。“中国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这是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的潜力。”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的坚定信心,中高速增长可期。相信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将更加精准、更加及时,确保中国经济能够再上新台阶。”何志成这样说。

    继续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生动、接地气,尤其强调了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这非常关键。”全国政协委员、财政专家贾康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常”还没有企稳,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新”之后如何“常”,是一个要把握好的问题。

    在过去30多年间,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改革红利的释放。在多位受访代表委员、研究者看来,当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和货物贸易国。在新常态下,要保持和稳定中高速增长,就需要比前30多年更加重视以法治精神建章立制,以改革创造制度红利,保障源源不息的增长动力。

    正因如此,2014年1月至今,中央深改小组共召开十次会议,审议及审议通过40余份规则、方案、意见等重要文件,涉及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的重大改革方案、细化意见相继出台,并逐步实施。财税改革、户籍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养老改革、军队改革、考试招生改革、公安改革、法院改革、足球改革等一系列深水区改革亦渐次推动。

    施芝鸿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包括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等2015年六项重大改革举措,提出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并提出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李克强总理说得好,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这需要我们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因此,需要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施芝鸿说。

    而这也是受访代表委员、研究者的共识。

    张立群认为,在2015年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仍将是实现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的首要动作。“简政放权,是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切入口。当前,有的部门权力放了,有的部门仍不到位,有的明放暗不放,还有的放了权后,后续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工作却不到位,促进发展的效果仍不明显。”

    在他看来,简政放权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尤其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打造新常态下的新状态,积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正竞争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说,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彰显了以创新破解难题的勇气和智慧。一方面是以改革的快马加鞭应对发展的换挡调适,展示了中央将改革与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政治智慧,最大程度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是以政府自身革命,进一步破解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体现了中央坚持问题导向、敢啃硬骨头的坚定决心和勇气,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注入更大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范集湘认为,“在新常态下,中央顶层设计已经明确,关键是系统性的新举措。而有效提高政府效能,对企业经营具有重大作用。”

    在刘明康看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还体现在能不能激活创新活力,实现中国经济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变。“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自始至终贯穿了一个词:创新。世界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成功是意外,不成功是常态。要推动创新,关键在于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他提出,创新需要强力的激励机制,包括知识产权等一系列制度的支持,也离不开踏实积累、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在这个周期,需要新的宏观性的变革。这不仅仅是速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甚至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养成。”

    全国政协常委、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说,政府工作报告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写得非常具体,抓到了问题的要害。“产业升级,要靠技术,技术必须依靠产学研结合。而当前产学研结合主要掣肘于两个问题:一是科技评价体制,二是科技成果的所有权,亟待以改革突破梗阻。”

    暖心的民生细节

    织密民生兜底保障网,坚持就业、扶贫双底线,越是经济下行和财力紧张,越要把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报告提出,不管财力多紧张,都要保证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而2014年的民生投资超过了70%。报告中的一些“小细节”更是引起了受访代表委员、研究者的关注。

    施芝鸿说,在盘点2014年政府工作时,报告用了涉及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多个方面的大量民生数据,赢得在场的代表委员阵阵掌声。在部署2015年的工作时,一些政策性的承诺令人感动。

    比如,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让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依法得到保护。

    比如,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增量部分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让地方和企业吃上“定心丸”。

    比如,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比如,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

    比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切实保护发明创造,让创新之树枝繁叶茂。

    比如,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比如,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比如,人的生命最为宝贵,要采取更坚决措施,全方位强化安全生产,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比如,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等等。

    “凡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问题,都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回答,这些承诺收到了在场代表委员五十多次的掌声。”施芝鸿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说明越是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是要把保障和发展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突出方面。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几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但是,对于地区发展差距缩小的速度还不够快、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年轻人在职业生涯中垂直上升的社会通道还不够畅通、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得还不够明显等,群众仍有意见和需求。”施芝鸿说。

    娄勤俭说,中央更加重视保基本、兜底线,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深化了民生工作的理论和方针。今年又提出要脱贫1000万人,而陕西的目标是要脱贫100万人,去年是脱贫了114万,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

    当经济由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时,就业成为关系民生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说,新常态下,就业的形势会更加灵活和弹性化,就业的领域将更多集中于服务行业、第三产业,在能够整体拉动消费的领域。同时,创业能够带动就业。要鼓励智力密集型的创业企业发展,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更需要少数精英、能人带动就业。“就业与GDP有一定关联度,2009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80万~100万人的就业,而今中国经济体量大了,GDP增长1个百分点,大体能带动180万人的就业。”他预计,今年的就业形势应与去年持平,而提升就业质量将成为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方来英说,报告在延续新一轮医改既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做出两个重要承诺:一是,将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二是,把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这体现出既定政策的延续,是政策成熟的表现。

    同时,报告在提出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的同时,也提出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本届政府在大病政策方面‘精准调控’,政府在大病政策上发力,不仅会让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更是全社会的定心丸。”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认为,报告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从小处着眼,但意义深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而这些都离不开阅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小康,也少不得精神层面的小康。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书香社会,恰逢其时。”

    “报告中提出的改革举措,更多的是要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分析说,这意味着政府要更多地放权让利,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要“动力重构”,即向民生要动力,这体现了中央协调推进发展与民生的系统思维,将以强大的政策动力推动发展与民生的良性互动。

    按下法治政府建设的快进键

    要政府工作报告不折不扣地在基层落地生根,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与勇气。

    “报告围绕政府自身建设、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出了许多有分量的新话语”,叶笃初举例说,譬如,有权不可任性、依法用权、倡俭治奢、权力瘦身、廉政强身等等,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鞭策和要求。

    娄勤俭说,报告为权力再上紧箍咒,按下法治政府建设的快进键,充分体现了依法行政的高度自觉。

    一是,用三份施政清单划定权力和职责边界,表明了中央依宪施法、依法执政的坚定决心。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也为政府职能转变勾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这意味着,简政放权与规范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有明确的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布局下,依法行政应该进一步提升其规范性。瘦身,才能强身,政府放权,才能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程序,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二是不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体现了中央更加重视制度建设的法治理念。

    三是切实规范行政和执法行为,显示了中央确保法律正确、有效实施的落实精神。

    辛鸣认为,关键是要有真正为人民谋福祉的决心和愿望,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上,那么很多看起来困难的改革,都可以往前推动。“如果对群众没有感情,不为人民谋福祉,而公权力特权化、私权化,就可能出现为官不为、廉而不勤,混日子、不作为,甚至贪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峰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并不仅是一年的工作规划,更应落实到各级干部的日常工作中来。

    在他看来,各级干部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适应新常态,对照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来一次洗礼。要认识到面对新的施政目标和规划,现有的本领是不够的,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倒逼机制。其次,要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不能光是靠热情,如果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是不行的。第三,要实干,有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就要以为人民负责的态度实干推进。此外,还要有积极的心态,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面,尤其是一线干部更不要被困难吓倒。

    施芝鸿认为,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如此大篇幅写依法施政、依法行政,如此大篇幅写依法用权、依法治奢、依法治懒,依法依纪、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实际上也是政府工作自觉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在政府序列各个层面中全面从严治党。(本文整合:袁元;参与采访记者:王仁贵、韩冰、张冉燃、李绍飞、张程程、屈辰、王研)

责任编辑: 宋岩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