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制胜法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28 07:47 来源: 光明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跨入新常态。新常态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以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同时,未来居民收入增长和城镇化将推动消费持续平稳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发展和广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意味着投资仍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必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明显提升。潜在增长能力和充裕的财政金融政策资源,无疑有助于我国经济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运行在中高速的增长轨道上。相比较而言,实现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更加需要促改革和调结构的稳步推进。其中,深化金融改革尤为重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利率市场化、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持续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和金融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亦已破题。金融领域深化改革,在促进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必将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

    利率市场化是一场重大的金融改革,是国民增加值在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重新分配。通过利率水平、信贷可持续和融资结构变化等途径,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利率市场化将使资金价格能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和供给,有助于提高资金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当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时,资金配置效率将会提高,资金会流向收益率较高、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当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尤其是与信息、消费等相关的、有政策支持和引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在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有助于企业加快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经济从简单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向内涵集约式的增长模式,推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年来呼声强烈的一项改革。目前,坚冰已经打破。作为我国主要的融资中介机构,银行业大机构多、国有机构多是两个重要特征。小微企业融资难其实是民营企业融资难,本质上是制度缺失问题。解决之道应该是持续地发展民营金融,让市场化导向和商业意识较强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以改善市场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加顺畅地进入民营企业,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未来一个时期,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主要不应该是建更多的大中型银行,而是建立一大批小型商业银行,以“门当户对”地为小型民营企业服务。监管审批应确立和坚持这一导向。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促进小型商业银行发展,必将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尤其是可以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涉外金融方面的各项改革和开放,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配置各类资源,以及更为有效地控制风险,从而促进我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已迈入资本输出加快的发展阶段,企业和居民对外投资的需求不断扩大,基本管制的资本项目显然不利于上述发展趋势。随着国民财富的大幅增长,企业和居民必然会产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和有效规避风险的需求,加快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则可以满足这一不断增大的需求,便利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资源、降低成本和控制经营风险。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流动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目标。在我国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往来不断扩大并达到较高水平的大背景下,形成合理的汇率机制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汇率运行在可接受的区间,从而有助于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良性发展。合理的汇率水平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还有助于企业规避国际市场风险,抵御开放条件下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的功能,最后成为国际计价、结算、交易和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我国企业和公民在国际经济活动中降低交易成本,控制汇率风险,合理配置资源和增加操作便利,从而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尤其是有利于中资商业银行在海外拓展业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国际化。

    诚然,改革开放也伴随着风险,但不改革开放却会有更大的风险。不能一厢情愿地希冀改革开放有一马平川的前景,但更不能因为有风险而在改革开放上裹足不前、犹豫彷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新常态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制胜法宝。未来应重点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在牵动全局的金融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 连平)

责任编辑: 陈燕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