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谈《天气预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02 16:43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天气预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基础预报服务性节目,自开播以来,就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离不了的一部分。天气早知道,服务公众合理安排出行,成为生活的重要参考。

那么天气预报节目是如何录制的?天气预报又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4月2日10时,中国政府网、中国气象网邀请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影视中心播音主持副首席杨丹,就气象影视工作与网友展开在线交流。

紧凑的天气预报录制工作

“很多人看到我们都说你是不是中央电视台的?其实不是,我们是中国气象局的,由我们做完节目再传送到中央电视台。”

从杨丹的谈话中,不难看出播报天气预报其实是个很紧凑的工作。杨丹介绍道,“现在天气预报一分四十多秒大概是五百来字,尽管之前已经知道大概要讲什么内容,但是具体到文字你还是需要熟悉。”

“有时候比较纠结的就是夏季灾害性天气的时候,比如台风预警有可能是到六点,我们六点已经准备录了,但是六点十多分的时候最后预警的内容才会来。”杨丹说,“这时候大概稿子拿在手里看两三分钟就得赶紧说了,因为再不录就来不及传过去了。”

中国预报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准确率80%以上

天气预报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的科学,是一个预测,是对未来天气发生概率可能性的推测。杨丹和我们举了个例子,“我们在手机上搜路线的时候预计从中国气象局到新华社大概要二十分钟,导航会给你一个时间,但是你花二十分钟真正就能到这里吗?中途还会碰到堵车等各种各样的现象。天气也是这样的,中间可能也会受到别的气流的阻挠,它就可能会晚点,这可能也是大家觉得不准的一个原因之一。”

杨丹还告诉网友,我们国家天气预报的水平在世界应该是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了,准确率已经是达到80%以上。

防灾减灾不能心存侥幸

在回答灾害天气如何应对的问题时,作为国家防灾减灾宣传大使,杨丹严肃的说,“对于很多人来讲,就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他觉得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很低,所以他可能就不会太去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她倡议广大网友,平时还应该注意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现在小学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哪怕大人平常没时间,回家和孩子交流交流,没准孩子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还比大人更丰富一些。”杨丹说。

杨丹呼吁大家,平常多注意储备防灾减灾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当你真正碰到灾害性天气的时候这些知识真的是能够救命的。

要有一个绿色的生活态度

对于雾霾加重的问题,杨丹谈到,我们无法约束别人的行为,人们可能为了追求过度的舒适,会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变化,可能整个地球的平衡会被打破,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就会发生变化。

杨丹说,“放弃一些物质上的追求多出去走一走,多出去看一看,哪怕不出去精神上多一些汲取,可能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简单。不仅是绿色出行,我觉得应该提倡绿色的生活态度。”(傅义洲)

责任编辑: 傅义洲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