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百万人口年捐献人体器官率5年增长60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10 16:0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我国百万人口年捐献率5年增长60倍但比例仍偏低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 胡浩、顾瑞珍)将去世者功能良好的器官或组织捐献给需要移植的患者,是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重要方式。近5年来,我国百万人口年捐献人体器官率增长了60倍,年均器官移植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进展迅速,但从数据看,比例仍然偏低。 

记者近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截至2015年3月1日,全国实现公民逝世后捐献案例3502例,捐献大器官9344个。移植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五年生存率等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公民逝世后捐献案例1699例,捐献大器官4548个,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由2010年的0.02上升至2014年的1.2,增长了60倍。

尽管如此,与其他国家一样,来源短缺仍是长期困扰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工作发展的瓶颈。据估算,我国每年因终末期器官衰竭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而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1万例。

“我国的人体器官捐献,从数据来看,比例还很低,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业务部副部长高新谱介绍,一方面,我国捐献行为认知度还较低,另一方面,相关法律和制度体系需要逐步建立完善。

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自2007年颁布实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人体器官捐献体系、人体器官获取和分配体系、人体器官移植临床服务体系、人体器官移植术后登记体系和人体器官移植监管体系。

2010年3月,国家卫计委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同启动了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并于2013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开。2014年3月,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正式成立,从国家层面对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公民逝世后捐献的政策措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民带着身份证,到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或者所在地的省级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或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填写志愿登记书,就可以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这张登记表具有法律效力。志愿者拥有唯一编号,可供以后捐献时查询。

为保障器官科学公平公正分配,我国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启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器官分配系统严格遵循器官分配政策,以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排除和监控人为干预,以患者病情紧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国际公认的客观医学指标对患者进行排序,实现自动化的器官匹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个系统摒除了人为干预,是确保器官捐献移植透明、公正和可溯源的根本措施,也为增强公众对器官捐献的信任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温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