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缓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11 07:25 来源: 人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有所降低。预计今年出口增长7%左右,不宜对出口短期波动过于担忧

    投资方面,今年1—2月,企业设备投资增长15.5%,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3.3个百分点,呈持续回升态势。预计2015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增长11%左右

    中国之所以过去PPI持续下降,一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二是由于供给侧过剩。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逐步企稳、供给侧调整步伐也在逐步加快,PPI降幅将逐步收窄

    “随着国际经济状况趋于改善、短期需求冲击逐步减退、改革和稳增长政策效应开始释放,经济体系内在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4月10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缓解,“若不出现较大意外冲击,全年有条件实现GDP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国际经济环境将略好于去年,制造业投资有望持续回升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需求侧趋势性放缓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企业去库存和通缩预期增强等因素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回顾去年我国的经济表现,余斌认为,虽然经济增速尚未滑出合理区间,但部分效益指标降幅较大,工业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他同时表示,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度上台阶的趋势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的下降而减弱,“减速不失势”。

    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余斌分别从外贸、投资、消费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今年,国际经济延续分化态势,但总体上向趋好或趋稳的方向发展,总体环境有望略好于去年。”在余斌看来,欧央行正式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等因素,将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有所降低。“预计今年出口增长7%左右,不宜对出口短期波动过于担忧。”

    投资方面,重化工业产能整体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汽车生产进入相对低增长期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中长期调整仍未结束。“今年1—2月,企业设备投资增长15.5%,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3.3个百分点,呈持续回升态势。”余斌认为,考虑加速折旧、出口趋稳等短期积极因素,预计2015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增长11%左右。

    消费方面,居民消费总体将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考虑储蓄率较高、物价下行,以及信息等新消费形态的持续较快增长等积极因素,预计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余斌说。

    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推动经济转型再平衡

    面临“三期叠加”,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动力不足、效益指标下降的局面,经济运行将持续承压。余斌分析道,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量过剩产能不能有效退出,供大于求导致竞争日趋激烈和PPI持续负增长,企业利润滑坡,债务负担加重。

    “增长阶段转换的本质是实现供给、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再平衡。”余斌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增速在宏观管理下平稳回落,在结构升级中逐步接近新的均衡水平;供给侧受高增长思维惯性、地方保护主义、银行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调整速度缓慢,与需求侧之间形成明显缺口,“尤其是重化工业需求收缩力度大,产能过剩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余斌建议,现阶段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通过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升级,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盈利能力恢复,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阻止经济下行趋势,防止由减速恶化为失速。”

    PPI降幅将逐步收窄,房地产增长前景依然较好

    到今年3月份,PPI已经连续37个月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面临着通缩压力?“3月份,我国CPI上涨1.4%。如果综合考虑CPI,不能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余斌答道。

    “国外的通缩,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货币供应不足或流动性下降带来的物价水平整体下降;中国之所以过去持续PPI下降,一是因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二是由于供给侧一直处在过剩。”余斌进一步分析道,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逐步企稳、供给侧调整步伐也在逐步加快,PPI降幅将逐步收窄。

    近期,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新的信贷、首付比例政策。余斌认为,这会对房地产销售增长产生一定积极作用,并适当改善投资预期。“政府出台政策,并不是要让房地产市场重新回到高增长的轨道,而是为了减缓市场波动,引导它达到新的状态,实现软着陆。”

    2013年,我国城镇户均住房达到一套,市场格局开始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和局部过剩。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0.5%,比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到7%左右,与去年相比降幅明显收窄。”余斌同时表示,这并非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没有发展空间了,而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还能保持7%—8%的投资增速。作出这一判断,余斌的依据一是中国目前约55%的城镇化率与基本实现城镇化7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会带动购买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刘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