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启程赴尼泊尔地震灾区救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26 07:20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朱基钗)应尼泊尔政府请求,由62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26日6时许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救援队由62名搜救队员、医护队员、地震专家、技术保障人员组成,携带有搜救、医疗等有关救援设备和6条训练有素的搜救犬。据救援队领队、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司长赵明介绍,救援队大部分队员参加过汶川、玉树、芦山及日本、海地、巴基斯坦等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具有丰富的救援经验。

    26日凌晨5时,天色未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已在首都国际机场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尼泊尔驻华大使马赫时·库马尔·马斯基也在夜色中赶到机场为队员们送行。“我代表尼泊尔政府和人民向中方表示感谢。患难见真情,中方第一时间向尼方派出救援队,尼泊尔人民将永远记住中方的支持和帮助。”

    赵明代表62名队员庄严宣誓:“我们一定不辜负政府和人民的嘱托,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尼泊尔政府,为挽救尼泊尔人民的生命作出我们最大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目前是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的救援队,曾参与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海地地震等数十次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活动。此次救援行动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10次12批次赴境外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记者发稿时,据尼泊尔国家通讯社报道,地震已造成至少1475人遇难。

 

背景资料:中国国际救援队历次国际救援行动

    应尼泊尔政府请求,由62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26日6时许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救援队携带搜救、医疗等有关救援设备和6条搜救犬。

    中国国际救援队2001年4月成立以来,除参与国内救援行动外,还先后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海地、新西兰和日本等国家执行国际救援任务。此次救援行动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10次12批次赴境外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2003年

    5月21日,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区发生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5月22日至30日,中国救援队30名经验丰富的队员携带约4吨重的轻型救援装备和3条搜索犬,在阿开展国际救援行动。这是中国救援队首次参与国际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

    12月26日,伊朗克尔曼省发生6.3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其中位于震中附近的巴姆市损失惨重。由43名救援人员组成的中国救援队28日抵达巴姆,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2004年

    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8.7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救援队分两批总计70人赴印尼受灾比较严重的班达亚齐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救,历时近30天,共医治伤员1万余名。

    2005年

    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由90名救援人员组成的中国救援队分两批抵达地震重灾区巴拉考特实施救援。这次救援行动至当年11月17日结束。中国救援队还首次担任了国际救灾行动的协调员,为在巴拉考特地区成功开展国际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

    5月27日,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发生6.4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大量建筑物倒塌。由44人组成的中国救援队赶赴地震重灾区班图尔县开展救援。此次救援行动为期18天,共救治伤员3015人。

    2010年

    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由50人组成的中国救援队14日凌晨抵达海地开展救援行动。至1月27日行动结束,救援队共搜寻出遇难者遗体20多具,救治伤员2500余人,其中重伤员500余人。

    7月和8月,巴基斯坦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先后派出两批总计由116名队员组成的国际救援队和4架直升机救援队深入灾区参与救灾和医疗防疫工作。10月4日行动结束时,他们共医治伤员约25700人。

    2011年

    2月22日,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6.3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由10名队员组成的中国救援队25日抵达克赖斯特彻奇,参与地震重灾区的救援行动。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由15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13日飞赴日本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参与救援工作,21日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回国。中国国际救援队作为首支抵达和最后撤出这一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伍,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 方圆震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