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上半年交通投资增速逆势上升

2015-07-17 07:53 来源: 人民日报
【字体: 打印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情况下
上半年交通投资增速逆势上升

7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其中,铁路水路公路共完成客运量108.5亿人,同比增长0.5%;完成货运量209.1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均有所放缓。与此同时,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公路水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8亿元,同比增长9.5%,略高于去年同期。 

  客货运量增速放缓,公路客运量、铁路货运量下降

  上半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108.5亿人,同比增长0.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客运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一是便捷、舒适、高效出行方式客运量持续较快增长,前5个月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分别增长37.9%和30.2%,民航旅客运输量增长12.7%;二是水路客运保持旺盛需求,客运量增长5.2%;三是公路客运持续下降,客运量降幅为0.5%。

  货运方面,上半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货运量209.1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3.0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表示,目前货运结构出现了持续分化:一是铁路货运仍呈下降趋势,货物发送量下降了10.2%,其中二季度下降11.0%;二是公路货运仍保持稳定增长,货运量增长6.2%;三是水路货运增速明显放缓,货运量仅增长3.3%,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放缓1.9和2.7个百分点;四是快递业持续高速增长,完成快递业务量84.6亿件、增长43.3%,快递业务收入1196亿元、增长33.2%。

  客运方面,公路客运持续下降;货运方面,铁路货运持续下降。对此,张大为分析认为,公路客运量下降,主要是受高铁、动车、私家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分流的影响;铁路货运量下降,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带来的大宗散货运输需求的降低,二是受公路货运分流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稳增长作用凸显

  上半年,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8亿元,同比增长9.5%,略高于去年同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469亿元,同比增长10.2%。水运建设完成投资648亿元,增长1.9%。公路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3260亿元、2015亿元和1195亿元,增长9.2%、6.5%和20.0%。

  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315亿元、1698亿元和3175亿元,分别增长5.3%、16.9%和9.0%。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情况下,交通投资增速不降反升,发挥了重要的稳增长作用。”张大为表示,稳增长是交通运输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国家三大战略推进了一批先导性比较突出的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如京津冀一体化方面,支持了28个重点公路项目,建设里程1400多公里,总投资接近1000亿元;三是发挥中央资金的引领作用。截至6月底,已下达交通专项资金3110亿元,占全年总规模的98%,确保全年公路水路投资规模达到1.8万亿元;四是创新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也迎来了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今年,交通运输部下发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试点方案》,明确了包括天津至石家庄高速公路等11个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部署山东、安徽、四川等地开展PPP交通项目试点。目前,《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指南》也正在编制中。

  港口货物吞吐量内贸增长、外贸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7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2.6个百分点。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4.2%和下降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73万标箱,增长6.1%。

  “前5个月外贸进港量下降4.5%、外贸出港量增长9.4%,港口外贸生产呈现‘进口下降、出口增长’的运行特点。”张大为说。

  值得注意的是,前5个月东盟、印度、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25.0%,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张大为认为,这表明“一带一路”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但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有所回暖,因此将对外贸运输产生积极影响。国内方面,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处于合理区间,与交通运输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也趋于改善,这些都将为交通运输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张大为展望道,预计下半年,交通运输主要实物量指标将略好于上半年,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客运量小幅增长,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维持高位。(记者 刘志强)

点击进入中国经济“半年报”专题

责任编辑:温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