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层:让“大众创业”不成“散众创业”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13 09:52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上海8月13日电(记者李荣)在中科院位于沪郊嘉定的微系统所内,由中科院牵头的新微创源孵化器,专攻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创业。“大众创业应该有主心骨,不能成了散众创业。”在最近的采访中,孵化器副总经理陈枫说出这样的感受。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中,各类创新创业“种子”,势必散布各处。让它们有一定的自由生长、甚至“野蛮成长”的空间,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一盘散沙”的状况,内在生机也会受到影响。在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战略中,西北郊嘉定是主要承载区。当地提出了一条新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让创新创业链“散而不乱、聚而不死”。

从去年7月建立到现在,新微创源孵化器已入驻近20家创业企业。陈枫说,创新创业者“太需要交流了”,这种交流其实就是一个“聚的过程”,创业理念聚合了,创业氛围聚合了,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的上下游也聚合了。上下游一旦打通,“失败与成功”也会聚合起来,走向新成功。

大众创业里这种“聚的需求”,也让政府科技部门的人士切身地感受到。嘉定区科委副主任陆凤,最近正参与筹备一年一度的嘉定科技博览会。她说,与往年不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启动后,科博会对企业的吸引力更强了。由于场地有限,一些企业为了取得“入场券”,甚至“争了起来”,比试各自的条件。像科博会这样的平台,其实就是一种产学研之间“聚的机会”。对这种机会的珍视,说明“大众创业”从骨子里不希望自己是“散众创业”。

大众创业“聚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创业规律和创业轨道的过程。在新微创源孵化基地,记者先看了一家名叫臻恒光电、研制“360度无盲区”全景监控设备的物联网创业企业,然后又看了一家推广学校智能数字化管理的创业企业。记者突然“灵机一动”,说“你们这两家好像也有个上下游关系,完全可以合作”。企业负责人马上哈哈大笑,说“这种合作早就开始了”。

目前,对于大众创业的思考,正在越来越深入。上海在嘉定重点探索的就是“产业+创业”的模式,聚焦“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这“四大产业花旦”,让创新创业链“绕之而行”,这样创业也有了产业的聚合力,同时又不完全是“靠在别人身上”的依附,完全能够保持自身活力。“就算是创业链中局部失败的片断,只要有价值,通过转化,就能在整个链条中被救活。”陈枫说,这才是创新创业中真正的“宽容失败”吧。

责任编辑: 张维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