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广西第一家行政审批局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1-15 16:56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南宁11月15日电(记者任鹏飞、张莺)几十个公章变成一枚专用章,报批材料从230多份减少到80份,时间从300多天减少到20多天……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广西首家行政审批局一年多来,审批提速明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这让当地干部坚定了继续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释放更多改革红利的信念。

这个行政审批局脱胎于政务服务中心。南宁市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黎德镇说:“以前的政务服务中心虽然将工商、税务、规划等多个部门汇聚在了一个大厅里,但实际各收各的件,各干各的活,彼此之间没有联动,信息不能共享。导致企业办理业务要提交多套材料,其中很多都是重复的。”

对此,南宁市研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报建员黄艳宁深有体会。说起以前的送审经历,她“直呼其苦”:无休止的复印材料、上百次跑腿儿盖章……2014年10月经开区率先在广西成立第一家行政审批局后,她的工作就大不同了。

记者近日跟随黄艳宁来到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办事大厅,十几分钟她便办完了业务。“我这次主要是办理公司园区临时道路挖掘许可。”黄艳宁说,这一工程涉及市政绿化,既需要挖掘许可也需要绿化移植报备,“按照以前的行政审批,要先做挖掘许可报备然后做绿化的,现在由于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提前勘察过现场,他们就把两项业务并联起来,同时走程序。”

一年多来,黄艳宁多次来到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办理业务。作为与政府部门打过多年交道的“老报建”,黄艳宁说她从未像如今这样轻松过。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黎德镇说,经开区将分散在16个部门的67个审批事项划入行政审批局,由行政审批局从业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审批队伍,统一指挥,各环节共享信息,再造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各项成本。

改革红利让企业应接不暇。以工业项目为例,过去审批前置条件之一的“落实项目建设资金”需通过银行存款证明来体现,如今在南宁经开区靠“购地合同”也可以。仅此一项,减轻了企业的融资负担。

“这只是经开区行政审批改革1.0版,五中全会后我们开始全面试运行2.0版,企业提交的报批材料将从80份减少到不足30份。”黎德镇说,学习了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后,他深感“行政审批手续还有压缩的空间,行政审批局内部的体制创新仍需继续”。

“五中全会规划的改革路径已十分清晰。”南宁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大海认为,行政审批改革还需在加大职能部门授权、明晰执法主体资质定位、划清审管职能界限等方面下工夫。

“现在行政审批局只有部分职能部门实现了充分授权,由于审批和收费事项牵涉多个部门,路径依赖和利益惯性很大,有的部门仍不愿放权。”南宁市改革办副主任梁智忠说,“十三五”时期需进一步剥离职能部门的审批业务,倒逼职能部门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入基层加强监管方面,真正把五中全会提出的“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 张维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