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聚焦结构和效益 推动供给侧改革

2016-01-29 07:39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日前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难题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突出。大宗农产品进口挡不住、高端农产品市场不对路、优势产品出不去,“舌尖上的安全”仍任重道远。

基于此,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一号文件提出,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聚焦数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和效益问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部已决定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粮食生产,重点是调减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面积。今后5年将调减5000万亩玉米,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与此同时,农业转方式开始提速,目前三大主粮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比2013年提高2.2个和1.6个百分点,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39.6%,粮改饲、粮豆轮作试点全面启动。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今后要在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三方面下工夫。”中农办副主任韩俊认为,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韩俊认为,去库存,就是加快消化个别农产品的积压库存,千方百计把过大的库存量减下来,积极支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生产,特别要加快玉米库存消化,减少陈化损失。降成本,就是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补短板,就是大力弥补制约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补农业基本建设之短,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调减掉粮食产能。巩固和提高粮食产能,要突出强调“藏粮于地”“藏量于技”战略,平衡和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就需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具体来说,要以绿色理念推进粮食高产高效模式攻关,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创建。要以创新理念提升粮食科技支撑水平,在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上下功夫,提高科技贡献率。要以开放理念引领好粮食生产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统筹工作,更加注重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平衡性,不断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协调、共享等理念解决好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让农民种粮有赚头,让主产区有甜头。

有规模才能产生竞争力。一号文件提出,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说,我国承包农村土地的农户有2.3亿户,农户平均承包的土地规模约为半公顷,是世界上规模最小的农业。截至2015年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4.43亿亩。尽管这部分土地进入了流转,使得一部分农民能够扩大经营规模。但总体来说,农业的经营规模还是比较小的,这样造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成本比较高。

适度规模并非只有土地流转一种形式,不少地方探索了多种其他形式的规模经营。湖北沙洋探索农户承包权不变、协商交换经营权,小块并大块,实行“按户连片”耕种制;四川崇州探索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服务组织共同经营的“农业共营制”;山东济宁探索农户通过市场购买服务,委托专业合作社全托管、半托管开展农业生产经营。这些形式顺应了土地要素合理流转、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记者 乔金亮)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温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