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从“伐木号子”到“冰雪之歌”——解密林海雪原旅游转型“创富密码”

2016-02-01 15:18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哈尔滨2月1日电(记者 李建平、王松)洁白的雪花伴着暮色缓缓从天际飘落,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下显得婀娜多姿,为“中国雪乡”里的“雪屋”“雪松”“雪蘑菇”增添了生机。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操着不同口音在这个“童话世界”里追逐、嬉闹着,各种欢呼声、感叹声、尖叫声汇聚成雪乡上空动听的“冰雪之歌”。

被誉为“中国雪乡”的黑龙江省大海林林业局双峰林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个传统林区。1999年因林木资源减少而提出围绕“雪大、雪厚”发展以“中国雪乡”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时,遭到不少林业职工的质疑:“咱这是林区,不琢磨木头,搞旅游能行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山高林密,独享日本海暖湿气流与贝加尔湖冷空气相汇之精华,雪量大,雪质白且粘稠,更有从房顶披挂而下的“雪帘”,竟可与地面大雪粘合。

“当时几乎没几个人赞成。”有30多年工龄的双峰林场老职工樊兆义回忆说,“林场鼓励职工用自己住的小木屋开家庭旅馆、饭店,可是响应的人不多。大家不知道,我们眼中的雪灾,在外地人眼里就是雪景。”

如今的雪乡像一块“白色磁石”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不断给人们带来惊艳和惊喜。“从来没见过这么浪漫的雪景,像画一样。”激动的游客们一边感叹着,一边迫不及待地冲到雪屋下合影,想尽快融入“画中”。

“现在下雪可是‘雪金’啊!”如今已是“中国雪乡”周大姐家庭旅店老板的樊兆义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笑得合不拢嘴,“我这里有15间客房,再加上个饭店,一年纯收入能有40多万元。”

冰雪旅游引发的强大“蝴蝶效应”,让沉寂的山坳红火起来。昔日人们眼中的“雪灾”变成了“雪金”,当年反对“搞旅游”的伐木工变成了身家百万的老板,从“等靠要”的“冬闲”到“赚不停”的“冬忙”,一度深陷“资源危困”的林区重新焕发生机。

以“雪乡”为代表的旅游业成为拉动当地经济转型发展的龙头产业。大海林林业局局长马椿平说,目前雪乡旅游人数突破53万人次,带动从业人员2600多人,带动相关旅游产值达5亿元。旅游业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区转产分流、扩大就业拓展了平台,带动了种植养殖业、森林食品业全面发展。

“雪乡”的“创富”经验只是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依靠旅游转型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近年来凭借拥有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林区转型发展。

从伐木到“护林”,由经营木头转身经营生态,林海雪原告别“伐木号子”唱响了“冰雪之歌”。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兴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