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5个量化指标完成情况解析

2016-03-02 07:13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存量资金盘活2370亿元

财政存量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和相关预算单位结存尚未使用的财政资金。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盘活存量资金意义更显重要。

2015年,国务院多次部署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盘活存量资金,把唤醒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当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其后,国务院印发了《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提出了包括推进项目资金统筹使用、重点科目资金统筹使用、部门资金统筹使用等10条重要措施。财政部也组织开展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审计署也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2015年7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部署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强调把宝贵的公共资金资源用到促发展、惠民生上。(记者 曾金华)

铁路新线投产9531公里

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对在建项目全面优化施工组织,对新投产项目倒排工期进度,落实提前介入措施,扎实做好工程收尾和运营准备等工作,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开通运营。对新开工项目实行任务书管理,优化前期工作流程,协调加快审批进度,61个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随着投产的新线不断增加,客货运输改革也在深入推进。2015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5亿人次,连续3年实现10%的增长,零散货物运量同比增长18.7%,集装箱发送量同比增长20.2%。“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记者 齐慧)

外资限制类条目减41条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作为中国政府外商直接投资的管制文件,明确规定了鼓励类、限制类的外商投资项目以及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并就特别行业规定了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及其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模式。

自1995年颁布之后,每隔几年修订一次。此次为第六次修订,也是历次修订中修改规模最大的一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简政放权、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也回应了市场关于进一步放开外商投资领域限制的期待。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开放力度较大,与2011年相比,制造业的改革力度尤其大,减少了26项。(记者 冯其予)

中央预算内投资5211亿元

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是我国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2015年,我国着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启动实施了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支撑了经济的稳定增长,拓展了结构调整空间。

在增加投资的过程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进度明显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集中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这有利于补短板,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较高的投资增长率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充分发挥中央投资引导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唱“独角戏”,而是要发挥好中央投资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使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向竞争性领域。(记者 林火灿)

重大水利工程新开工28个

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国家水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全社会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461亿元,同比增长23.3%,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出10个百分点。在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扩内需、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全面奔小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如期建成,我国将形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网络,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记者 张雪)

粮食产量达6.21亿吨

粮食产量之所以超过目标,主要因为,一是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二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一些地区调减棉花和油菜籽种植面积,扩大了冬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三是农业生产措施得力。在部分地区发生灾情后,多部门联动合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深松土地也超过了预定的目标。一是各地充分发挥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农民购置深松整地机具装备。二是农民对深松土地的好处有切身体会,有条件的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积极承担作业补助任务。(记者 乔金亮)

铁路投资完成8238亿元

2015年,铁路部门全力抓好重点项目,保持建设投资规模,加大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的铁路建设力度。为保障铁路建设力度不减,铁路部门不断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铁路分类投资建设,扩大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发挥铁路发展基金平台的作用,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保证铁路建设资金需求。

铁路建设的加快推进,显著提升了路网规模、质量和运输能力,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服务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建设与投资大量使用钢材、水泥、砂石、汽柴油等原材料和燃料,对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行业产生了带动作用。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记者 齐慧)

取消45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

简政放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当头炮”。取消45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则是简政放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非行政许可审批属于行政许可法“法外之物”,既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的理念相违背,又与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相违背。这不但会增加社会运行成本,更容易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就是为了堵住“权力清单”之外的漏洞,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向纵深。

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全面完成,意味着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之外,设定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审批事项,这为行政审批制度回归行政许可法的法治轨道扫清了障碍。(记者 朱磊)

农村公路新改建25万公里

一趟班车、一艘渡船或者一条溜索,是许多农村地区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在有些地方甚至成了唯一选择。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此,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小康路上绝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农村交通而掉队”。2015年,交通运输部共安排车购税资金875亿元,用于全国的农村公路建设。如今,广大农村交通面貌已发生历史性变化,进一步打通了农民兄弟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记者 齐慧)

溜索改桥项目开工288个

溜索是种非常原始的交通工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我国的溜索多数分布在云贵川的边远高山峡谷地区。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的一处溜索,原来,老百姓到街区要绕行一个多小时,经溜索改桥后,不到10分钟就可到达,大大方便了群众生活,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5年12月20日,由交通运输部与国务院扶贫办两部门联合制订的《“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年)》中确定的288个项目全部开工,将288对溜索分别改造成相应的人行桥和车行桥,并配套建设了865公里连接道路。此工程预计将惠及逾95万群众。(记者 齐慧)

无电人口全部用上电

目前,我国的无电人口多处于边远地区。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快以电力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有利于实现电力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改善的用电需求,促进农村地区的消费升级,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农民享受更多的公共权利与更均等的社会待遇,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在通电的基础上,下一步,还需要进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以此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记者 王轶辰)

6400多万人饮水更安全

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共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到“十二五”末,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十二五”期间,中央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68.7%,占整个农村水利投资的45.2%。

让群众长期喝上放心水,在工程建设中,必须保障水源可靠、水质达标。到2015年底,全国68%的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44%的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划定了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记者 张雪)

让黄标车“下岗”

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为推动各地加快淘汰高排放的黄标车,2015年下半年起,环保部实行黄标车淘汰工作月调度制度,每月通报各地淘汰任务进展,督促进度缓慢的地区加大淘汰力度,并印发《关于通报黄标车淘汰工作情况的函》,要求各地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对未完成任务的地方挂牌督办,督促整改。

环境保护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还联合下发通知,从强化执法监管、严格报废注销、加强政策引导、严格检验检测、严格报废监管等方面着手,全力推进黄标车淘汰工作。(记者 曹红艳)

能耗强度再下降

2015年,我国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表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正在由要素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总的来看,不断降低能耗强度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是我国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

要继续促进节能减排和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必须在能源消耗总量上下功夫,必须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分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或效率偏低。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挥好市场的价格杠杆作用,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提高能效水平。(记者 林火灿)

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成效,得益于治污设施的投资与运行。截至目前,我国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4800万吨,累计达1.75亿吨;全国脱硫、脱硝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完成煤电超低排放改造8400万千瓦,约占全国煤电装机的十分之一,正在进行改造的超过8100万千瓦,电厂煤耗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电力、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等重点行业1387个企业完成了限期治理工程。此外,工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也是污染物总量减排超额完成的重要原因。(记者 曹红艳)

退耕还林还草66.7万公顷

为做好2015年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通知》,允许各地合理调整25度以上坡耕地中的基本农田布局,以确保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落地。

国家林业局还与有关省区市签订了《2015年度退耕还林责任书》,建立了退耕还林任务进展情况的周报、月报制度,下发了通知,制订了督导工作方案,并派出督导组对进展缓慢的省份进行实地督导。(记者 黄俊毅)

新增造林632万多公顷

2015年4月3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为全社会作出了表率。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在加快造林进度过程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造林质量管理融入造林绿化工作全过程,严把整地关、设计关、栽植关、管护关,做到造林绿化数量与质量并举。同时,还要求严格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造林的原则。在树种配置上,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造林方式上,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飞则飞、宜荒则荒。大力培育、营造乡土树种和混交林,着力提升成活率、保存率。为促进各地工作落实,国家林业局专门派出9个调研组分赴21个省(区、市)调研督促。(记者 黄俊毅)

医保人均补助达446元

近年来,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人均4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增长了8倍多。为帮助困难群体参保并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政府对困难群体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完成医改“十二五”规划的期待目标,落实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待遇政策,实现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城乡居民参加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有利于增强居民医保制度保障功能,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待遇标准。(记者 韩秉志)

农村贫困人口减1442万

2015年,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多方努力的结果。一是扶贫精准度提高。贫困户建档立卡组织开展“回头看”、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初步建成,数据精准度得以提升。二是工作机制优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机制进一步落实,省级扶贫开发考核、贫困退出、脱贫攻坚督查、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和脱贫成效评估等机制建立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5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召开,部署新时期定点扶贫工作,调整完善了定点扶贫结对关系,建立了部门牵头联系的定点扶贫新机制。光伏扶贫、低保兜底、土地增减挂钩收益使用、电商扶贫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

2015年,《“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启动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并稳步推进。社会扶贫服务平台成功搭建,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县“百县万村”活动等持续推进。(记者 黄俊毅)

安排保障性住房783万套

201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无论从开工套数,还是基本建成的套数而言,都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棚户区改造开工套数也超过了年度目标。这表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百姓实现了安居梦。

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棚户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库存高企的情况。一方面,住房困难群众急需改善住房条件,另一方面,高库存需要盘活。各地积极将保障房与存量房进行对接,既完成了安置,又去库存,还盘活了地方经济。农村危房改造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农村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也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点。(记者 亢舒)

卫生服务人均补助42元

2015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部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除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扩大到100个,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也在稳步推进等。目前,我国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相互衔接的机制逐步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类别基本覆盖居民生命全过程;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为20年来最低水平,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吴佳佳)

就业水平与上年持平

由于企业用工需求减弱及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加,2015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为此,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

2015年,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为促进相关政策的完善,人社部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和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综合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记者 韩秉志)

新增就业1312万人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稳定经济增速,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了就业增长空间。2015年,我国新登记企业继续保持日均1万多户的增长势头,新注册私营企业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达到10%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并通过强有力的督促检查推动政策落实。

下一步,人社部将继续扎实开展工作,确保2016年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记者 韩秉志)

登记失业率为4.05%

就业率好于预期,首先得益于我国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去年我国GDP增速6.9%,在世界范围内仍是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GDP每增长一个点对就业的拉动为100万人左右。“十二五”时期,这一数字增长到170万左右。随着经济总量的加大,经济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效果就愈加明显。其次是得益于经济结构的优化。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50%,服务业对于就业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出两成,结构调整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在增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大推动创业力度,兜住了民生底线。(记者 韩秉志)

外贸形势有喜有忧

尽管进出口增速下降,但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出口增速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加快,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从进出口来看,在去年全球贸易出现两位数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降幅远远低于主要的贸易伙伴和全球的贸易降幅速度。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预计由12.2%提高一个百分点,超过13%,这是中国在全球份额当中提升最快的一年。2015年货物贸易顺差达到5930亿美元;全年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7130亿美元,增长14.6%,在全球比重和中国外贸比重中实现了双提升。(记者 冯其予)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