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澜湄合作:“速”与“质”的有机结合

2016-03-24 10:26 来源: 中国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随着“六水合一”仪式的进行,宣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此次澜湄合作机制的建立兼具“速”与“质”,特色鲜明,为次区域合作塑造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一是快。澜湄合作从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倡议到筹建规划,再到今天启动合作,仅用时一年有余。鉴于一般情况下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需经过多轮磋商、协调及框架设计的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相较而言,此次澜湄合作的建立可谓“神速”。

二是准。第一,时机准。近年来,由于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区域内国家发展均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湄公河委员会(MRC)、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AMBDC)等现有合作机制在合作领域、合作协调性等层面的局限性亦日益显现,已难以满足当前区域内国家稳定发展的需求,而澜湄合作机制的提出可谓应时应景。第二,合作的框架和内容准。澜湄合作确定了“3+5+3”的合作框架及支撑体系,即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合作支柱,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合作、水资源合作、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合作方向,政策、金融、智力三个支撑体系。特别是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近段时期来,区域内的跨国犯罪、航行安全、防灾减灾等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日渐突出,依靠单一国家或二、三个国家解决显然不现实,而澜湄合作机制中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正好“对症下药”,六国可通过信息共享、海事合作、共同制定应急体系等途径有效解决该层面的困境。最后,定位准。澜湄合作机制的兼容开放决定其不仅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等既有机制的并行不悖,同时也可通过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纵深互补,将有力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稳。澜湄合作提出至今,已经举行了3次高官会、3次工作组会、1次外长会、1次领导人会。自下而上为澜湄合作提供了多层次的支撑架构体系,为今后六国合作的机制传递即从顶层设计、到规划制定、到具体的项目实施建立了高效稳定的落实机制。

四是实。目的实,澜湄合作旨在促进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增长,推进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而最终目的是落实在造福地区民众即让区域内的民众有工作岗位、有收入,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另外,项目实。澜湄合作依托项目推进,就“要以项目说话”。当前,澜湄合作已启动了中铁铁路、越南龙江工业园区等78个早期收获项目,为区域的互联互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会议,中方为支持澜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项目设立了100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和100亿美元信贷额度、为六国提出的中小型合作项目提供3亿美元支持、为其他五国提供提供1.8万人年政府奖学金和5000名来华培训名额等举措,势必将为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创业创新、人文往来融入新的发展动力。

概而观之,澜湄合作机制的运行不仅有利于区域内六国统筹协调、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亦可为其他区域如南海沿岸国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

换言之,这又何尝不是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的又一次务实实践。(林勇新)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莉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