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闻分析:“天量”货币去哪儿了——解析社会融资规模创新高

2016-04-15 20:3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姜琳)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6.5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反映货币供应量的M1、M2也以22.1%、13.4%的同比增速快速上涨。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均远超市场预期。“天量”货币去哪儿了,有多少进入了实体经济,银行是否存在“脱实向虚”?针对部分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专家。

“从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数据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了4.67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企业债券融资也达到创纪录的1.24万亿元。”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说,这直接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加大。

与货币供应量相反,社会融资规模是从金融机构资产方和金融市场发行方进行统计,反映的是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针对一季度新增贷款的去向,专家认为主要投向了基建、房地产以及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分项目看,一季度贷款增速较高的仍是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3个月增长,主要是储备的大项目集中上马以及3月专项建设基金项目集中配套贷款;居民方面则是因为购房需求增加导致中长期贷款增长。”民生证券固收团队负责人李奇霖表示。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1.5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4549亿元,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大幅增加;个人购房贷款新增1万亿元,同比多增4309亿元。房地产贷款增速全面回升,说明随着去库存加快,钱又重新流向房地产市场。

据盛松成介绍,新增贷款还加大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贷款增速远高于东部,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过了大、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农户贷款也实现了较快增长。这些数据显示了贷款结构的优化,信贷资金为经济“补短板”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经济企稳、企业信贷需求回暖外,业内人士也表示,还有部分“僵尸企业”退出缓慢,占用大量信贷资源。“一季度,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首次下降了0.2%,在肯定积极变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去产能任务还很繁重,还有一批‘僵而不死’的企业在持续‘吸血’并降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李奇霖说。

人们还关注,部分资金可能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在金融体系内“空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降息等多项政策推动下,企业资金成本有所下降,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大量存在。宏观上的“天量”货币和流动性宽裕,到了微观个体,却不一定能“分一杯羹”。

有银行数据显示,其贷款占总资产比重一半都不到,这是否为金融“脱实入虚”的表现,类似现象到底有多严重?

“银行通过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通道业务进行资产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资金链条,增加了监管难度,同时也有一部分银行资金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了资本市场,但总体来说规模不大。”盛松成认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M2余额非常接近,这证明金融资金基本都进入了实体经济。

“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量从绝对额看起来确实不小,但这个增加有其合理性。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物价及就业情况,二者增速基本符合实际需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天量”货币未来会否再创新高?鲁政委表示,随着未来投资反弹和物价回升,M2增速会有所回落。重点是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化解潜在金融风险,为稳增长发挥更大作用。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