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精准扶贫,少不了科技找“准星”

2016-04-28 07:23 来源: 科技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扶贫三十年,为什么现在提“精”“准”?

一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汪三贵主持的研究显示,虽然贫困县农户纯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对贫困人口的数量没有表现较强影响。这表明,收入增长的较大份额可能被非贫困居民分享。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扶贫成效显著,但仍存在问题,除了贫困户没被优先被扶持外,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的现象一直存在。据《南方周末》报道,尘肺病近年在贫困县湖南安化暴发,很多人因病返贫。原因是当地人靠挖矿脱贫,赚的钱不够治疗费,生活变得更糟。这些家庭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遭受天灾人祸便会迅速致贫,有没有可持续的财富来源成为关键。这涉及地方经济发展采用何种模式的问题,粗放无序的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收入,是天灾人祸的深层起因。

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求“精”,精确识别贫困户,通过自下而上统计、公示、上报确认,辅以核查式的暗访,最终落实“一户一策”。

第二个问题,则要求“准”,脱贫的方法要一打一个准,有成效、可持续、不返贫。要摆脱粗放无序、资源依赖、环境高成本的发展方式,就少不了靠科技找“准星”。

从各地在精准扶贫的探索看,科技从三个方面确定了这个“准”字——

一是技术支持,以及延伸出的教育功能。本组稿件中无论是河南的技术能人,还是山东农科院的院所精英,他们到贫困村户除了指导技术外,还额外地承担起“教育”的职责,接受了种植技巧培训的农户不再只靠卖苦力、出苦工致富,而可以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劳动,进而更快地积累财富。正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开枝说的,“要让他们自己有一技之长才行。”

二是科技解决了可持续的问题。有科技含量的产业,往往较少依赖能源和资源,在要素配置上,比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更讲究精耕细作,甚至兼顾考虑到合作架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考验着当地政府的智慧,不再是简单的拨款、财物慰问,而是在引进前考察产业是否能因地制宜,引进后构建起系列的配套服务。

三是拓宽了渠道。科技手段本身带来了“网络”这一更宽的渠道,“众筹”“万众公益”汇聚于科技搭建的平台之上。更进一步的是,渠道开了,社会整体与“扶贫”这一特定领域的接驳更便捷,扶贫的“参与者”“参与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扶贫力”因此将得到指数级的增长。“扶贫不能只靠扶贫办,要扎扎实实就要全民行动,”老扶贫人陈开枝的这一希望,也会随着渠道的打开而成为现实。(张佳星)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