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国新办就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有关情况举行吹风会

2016-06-07 17:43 来源: 中国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新办定于2016年6月7日(星期二)下午3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介绍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有关情况。


国新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有关情况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宗超

主持人 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吹风会。今年5月份,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对全国18个省区市开展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情况专项督查。目前督查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最近这一方面报道也不少,大家很关心,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三位督查组组长,他们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向大家介绍专项督查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先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 中国网 宗超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勇: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作为第一组组长,先就国务院这次组织的督查工作做一简要总体介绍,对福建和江西督查情况做一介绍。

一是民营经济概况及专项督查的背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民间投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也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的政策措施。改革开放30多年,是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GDP,80%的就业是被民营企业所创造,50%的税收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同时现在对外投资发展非常快,其中将近接近70%是来自于民营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非公有制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支撑力量,大家也都从新闻报道和采访中听到过很多反映,包括我们这次督查大家都反映,民间资本在发展中遇到的准入门槛高、困难多、阻力大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存在比较突出的,包括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梗阻也仍然存在。去年四季度以来,民间投资的增速出现了持续放缓的局面,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是很强。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从5月20日到30日国务院派出了9个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实地督查,同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工商联和新华社同时组织开展第三方的评估专题调研,与此同时,除了国务院督查的18个省(区、市)外,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批准又派出了六个组,对除西藏之外的12个省(区、市)进行督查。截至目前,各督查组赴地方实地督查的工作已经完成。

这次专项督查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部署非常认真,准备非常充分。督查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通知,各地按照通知的要求先行进行自查,并提前准备了详细的民营企业调查问卷。中国政府网集中发布了民间的投资政策,同时在督查组出发之前,国务院领导专门召开了所有督查人员参加的动员部署会,明确任务、提出要求,在督查方式上把发现的问题和宣传典型相结合,听取汇报和登门走访相结合,集体座谈和单独访谈相结合。

二是全方位,全覆盖、样本多、动员力量大。从地域上看,督查覆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从听取意见的对象上看,涉及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商会和民营企业家等多个层次,同时各个部门和各个省政府都向国务院专门写出了自查报告。督查组到每个省,要求走访企业不少于20家,座谈企业不少于80家,提交的问题不少于50个,这都有明确的量的要求。参加督查组除了国务院的有关部门之外,我们也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与9个督查组随行一起去开展工作。

三是深入基层、直面问题。督查要求每个省份必须调研至少2个市州,每个市州必须调研至少两个县区。另外,为了消除企业家的顾虑,确保督查能够听真话、知实情、接地气,我们在和企业家座谈的时候,要求地方政府的同志们不参加,直接由督查组的同志和企业家面对面座谈,同时要求记者一起进行座谈。

四是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督查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国政府网督查栏目开通了邮箱,专门接受反映问题和情况,并适时转给各个督查组核实整改,督查发现的问题各组也及时转交给当地政府和部门进行整改。

五是及时反馈、随时通报,督查结束前各组都向被督查的省份反馈了意见,通报了督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各个地方积极主动认领问题,并立即布置开展整改工作。在督查组座谈走访和访谈过程中,民营企业代表普遍对这次专项督查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督查的本身就是对民营企业的关心,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振民间投资的决心,增强了他们实干兴业的信心。

专项督查的情况,初步统计9个专项督查组共召开300多场座谈会,实地走访500多家民营企业,访谈了3000多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代表、有关政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0000多份。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地较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出台了配套政策文件,创新体制机制,主动改善政府服务,大力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推动创业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与此同时,企业在督查当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落实方面,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缺乏配套细则,有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一些个别地方对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执行还不到位。二是在政府管理服务方面,行政审批有待进一步精简优化,地方监管服务能够有待同步提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三是市场环境建设方面,玻璃门、旋转门在一些地方、行业仍不同程度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企业负担重,各项生产要素成本较高的问题还有所表现。四是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人才缺乏,用工成本高,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等等,在座谈当中企业家们也都做了这方面的反映。同时在座谈当中企业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国务院办公厅正在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梳理,逐一核实,并研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期限,近期国务院还将专门听取督查工作的汇报,部署整改落实的工作。

督查福建、江西的有关情况介绍。我带第一组的同志,来自8个部门组成的督查组,对福建、江西两省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几位记者。督查组听取了两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情况的汇报,查看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先后赴古田、泉州、南昌、宜春四市进行了督查调研,实地察看了40个民间投资参与的项目,走访了12个县区的60家民营,与200多位企业家、商会、行业协会代表进行了单独访谈和座谈,收回调查问卷200份,整理典型经验22条,收集了四大类的问题共54条。督查结束前督查组分别与两省政府交换了意见,反映了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两省政府均表示将高度重视督查发现的问题,逐一核实、抓紧整改,并将以此为契机,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有关工作。

总体上,两省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在落实责任、细化政策、改善服务、优化环境、减轻负担、促进创新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行动是及时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是明显的。

督查当中发现的问题很多是全国这次督查发现的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属于地方政府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在督查中及时做了反馈,属于需要部委金融机构系统等层面统一协调解决的,我们已经将有关问题汇总提交给国务院办公厅,我先做一个简要的总体情况的介绍和福建江西有关情况的介绍,一会非常高兴回答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 中国网 宗超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冯飞: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第3督查组对吉林、黑龙江两省及长春、通化、哈尔滨、大庆四市促进民间投资工作进行了实地督查。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我们实地走访及座谈的企业数量超过了200多家。从督查的总体情况来看,两省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民间投资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促进民间投资作为加快振兴发展的重点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深化改革,改善政府服务,优化投资环境,增强企业活力,工作有力度、有亮点、有成效。这次督查也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试图找到两个省的工作亮点和经验。我们初步总结,吉林省的亮点主要是将民间投资与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结合起来,依托汽车、食品等优势产业,推动民间投资投向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行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成立省政府企业和创业投诉中心,受理和查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行为,严肃问责。两省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成效明显,与自身相比有了很大进步。两个省民间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较大改善,对此我们走访的一些企业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另一方面,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比,两省民营经济发展仍存在总量偏小、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促进民间投资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发展环境不优,部分行业和领域的确仍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政府服务不到位,融资难、融资贵,企业成本高、负担重,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广大民营企业家对此有期待,地方人民政府对此有决心。

两省对督查组发现的问题都给予高度重视,吉林省政府立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整改,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黑龙江省政府表示对存在的问题一定认真研究、尽快整改。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坚持不懈抓政策落实,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就能持续得到改善,民间投资就会在东北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刘昆 中国网 宗超

财政部副部长 刘昆:记者朋友们,我简要介绍一下第四督查组的有关情况,第四督查组负责对四川和陕西进行督查,我们在5月20日到30日,督查组分别同两省省级部门相关市级部门举行座谈会8次,各类企业座谈会9次,有181个政府部门、269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督查组先后赴成都、宜宾、桂林、雅安、西安、安康等6市17个区县进行了实地督查,走访调研各级企业63家,还就有关问题约谈了宜宾市政府的有关领导,收回的调查问卷是186份,梳理出四大类的问题一共76条,总结出13条典型经验,26条政策建议,地方政府和部门企业家普遍认为这次督查工作十分必要和及时,提振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效果很好。企业家对督查寄予厚望,有的提前到达督查组驻地等候,积极反映有关问题,有的还在督查结束后仍然写信给我们反映情况。督查组了解到,两省贯彻落实中央促进民间投资有关政策创新思路,综合施策,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民间投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主要有几个方面,政府人员为民企主动服务不够,政策对接不畅,重国企,轻民企,民企认为他们和国企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金融机构,他们形容是天晴送伞,下雨收伞,民企经营成本高投资不足等等。

结合当前民间投资发展时机,督查组提出几点政策建议。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关于新兴政商关系的讲话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纵深推进“放管服”,继续有序推动产业转移,采取措施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要素成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实现民间投资新的突破,谢谢大家!

主持人 胡凯红:谢谢三位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据了解当前民间投资增速在持续下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要素成本高,投资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请问在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方面,下一步有哪些政策考虑?

张勇:非常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这次在调研过程当中,企业在这方面反映也是比较集中的,特别是我们去了福建一些传统的产业,像制鞋业在福建很发达,包括一些石材、陶瓷这些传统产业在这方面的感受更深。现在企业随着要素成本的增加,投资的比较优势尤其在传统产业的投资比较优势确实在下降。这也是我们这次督查所梳理的问题之一,我们也希望从政府的方面去努力解决帮助企业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是属于市场自身的问题,确实难以解决。比如用工成本,过去几百块钱就能雇一个工,随着现在雇工成本逐渐提高,我们到福建了解,大体上都在将近3500—4000元/月,对传统产业压力比较大,同时企业承担五险一金等等,政府在搞好平衡、调度、安排的基础上,应该能够为企业创造条件,降低一些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这是政府需要做的。

同时,这次在福建交换意见,企业也普遍反映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应对这个问题。企业感觉缺乏人才,缺乏技术储备,福建省当时就表示,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帮助企业在了解市场,提高技术能力,包括在人才的输送培养上,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这方面的服务。现在是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包括去产能,把这些不合理的东西去掉,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比较优势上确实成本在提高,为什么有些企业到东南亚,我们在用工成本上这些方面不如他们有优势,但是我们有自身的优势,福建推广园区制,这样使企业相互之间上下游关系更密切,物流更顺畅,服务更周到,而且人才能够更相对集聚,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企业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提供好的服务,这方面我们下一步还要积极努力想办法,为企业提供降低成本,政府需要积极努力去做,谢谢!

中新社记者:东北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民营经济的比重相对较小,国有经济的比重较大,您这次去吉林黑龙江带队督查过程中,对于促进民间投资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整个转型升级,您有什么看法,如何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冯飞:谢谢你的提问,正如您刚才提问当中所谈到的,吉林和黑龙江对东北的经济有一定的代表性,总体上还是民营经济的比重偏低,比如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民营企业的数量、主营业务收入、税金、从业人员,我们都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总体上这两个省的比重还是偏低的。民营经济的不发达是导致东北地区经济活力不够、结构调整不快的重要原因。东北的问题在我看来是两大问题,一是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偏重,结构相对单一;二是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的问题,表现在市场化程度偏低,开放程度偏低。因此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当中,怎样更好更快地发展民营经济,可能是一个必须要破解的问题。我觉得通过这次督查,东北地区可能在几个方面需要完善,我们也给两个省的人民政府反馈了意见和建议。

一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这次督查过程当中,很多企业都反映东北地区的发展环境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环境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别。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过去的,他们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所以在环境方面,既有东北地区所特有的,比如有些成本高那是因为寒冷地带所造成的,但是有些是制度性成本。在制度性成本上必须要下更大的功夫,通过改革开放来优化市场环境。刚才我介绍情况的时候都谈到了,两个省着力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二是优化政府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破除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消除和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的所有制歧视,建立起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为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把推动民间投资与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东北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怎样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必须要破解的难题。重化工业的比重高,这方面应该更多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是要发展新产业、新经济和新业态。

四是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兼并重组。大家都知道,东北的经济国有成分比较高,国有企业的改革任务较重,支持民营经济更多地参与到国企的改革和兼并重组当中,使得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日报社记者:通过这次督查,很多民营企业反映参与PPP项目难度比较大,渠道有限,中央下一步有没有新的举措促进PPP项目落地,让更多民营企业参与进去?

刘昆:由于PPP近年来推广一些项目,PPP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应该说从督查的情况看,近年来PPP项目投资还是起到一定效果,作用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推动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理念转变,完善PPP的改革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二是建立了以财政奖补PPP融资支持基金,示范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策体系。到目前为止,我们的PPP融资支持基金已经组建完成,正在着手投入实施,财政PPP示范项目已经连续推出两批,一共是233个,这233个涉及到的投资7000多亿元。而且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在重点领域持续开展项目的推广推进工作。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投入运行,PPP项目管理服务市场已经进入了比较规范的轨道。但是PPP确实取得很好的效果,大家认同度比较高,但是我们督查中还是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当前PPP项目储备比较丰富,但是项目落实困难,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为PPP对整个餐饮的各方包括政府的鼓舞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现在总体来看,项目是有的,但是落地比较难,这和管理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方面的置业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大家反映PPP方面的立法缺位,许多部门都出台了政策措施,统筹不是很够,各地在执行的时候,觉得部门之间的政策比较难以适应。三是国企和民企的问题,企业家反映,现在各地优质的PPP项目基本上都给国企垄断了,民企要投入PPP的项目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取得好项目比较困难。四是有个别地方反映政府部门信用度比较差,有一些项目担心进去之后又改变了有关条件,让民企在投资的时候还是一直比较担心的状态。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觉得还是要继续推广PPP,包括要推进PPP的法治建设,加强政策协调统筹,落实好财政支持,使PPP基金财政奖补等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已经推出了两批示范项目,还要必须增加,全国范围7000多亿的投资还有很大空间,示范项目还要继续增加,严格绩效考核,督促项目,加快落地。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拥有一身正骨、守信的意识,畅通民营企业参与的通道,使民间投资通过PPP的方式真正有效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市场。

中央电视台记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在您督查的省份,在破解这一方面的问题有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及下一步会有哪些政策上的考虑?

张勇:谢谢你的提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我们这次去福建、江西听到的反映最集中的一个问题。我们回来之后和其他组沟通当中,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感觉,企业在这方面反映是普遍的,也是比较集中的。在福建省督查过程当中,企业讲,企业离不开的三个方面,一个是离不开市场,二是离不开政府,三是离不开银行。银行自身也是企业,实际上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应该说是企业和企业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银行又有着一种特殊的功能,那就是要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因为我们的大多数银行,尤其像工农中建等是以国有资本为主的银行,承担着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现在遇到的这种情况,我们也进行了认真分析,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银行自身,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前景,银行认为确实有一定风险的,在发放贷款上,包括授信额度上肯定会降低。另一方面,作为民营企业大多数还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无论从资产规模以及抵押、担保这些能力上,都相对比较弱。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在贷款当中遇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困难,存在所谓的银行惜贷、抽贷、压贷、断贷等问题,作为一个突出问题,要向国务院反映。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金融机构在防范自身的风险的同时,要更多地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其实银行和企业,我个人理解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银行的资产基本都放在企业,如果企业不行,银行也是不行的,在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况下,只要这个企业有订单,有市场,我想应该是给予积极的支持,这就需要适当调整金融的一些政策。比如现在企业反映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必须先收回,收回再贷,这些资金都占用在原料和半成品上,到期不可能把产品全部卖光,把钱收回来给你,像这类问题,当然需要银行核实。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金融机构认真研究。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福建、江西,他们政府专门拿出了预算内资金,组建了应急周转基金,通过这些方式,实现企业所谓连连贷、续贷通、无间贷,这样使企业顺利持续地拿到贷款。

地方政府这方面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广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上来讲,确实还是不可能向每一个企业都能够保证提供这样的服务,因此,企业在这方面的反映还是很集中的。除了我们向金融机构反映这方面的问题,请他们认真研究之外,同时我们还想进一步增加企业贷款抵押的能力,有一些现在还不能够作为抵押物,应该进一步拓展抵押的品种。比如说企业反映,生产设备不能作为抵押品,银行不给贷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点也应该努力去加以解决。

同时,应该更多地给企业提供一些直接融资的渠道,包括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国家发改委在不断加大企业债券的支持力度,使企业融资能够多元化、多渠道。通过这些努力,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资金无法维持生产,更不要说扩大生产、扩大投资。把这个问题很好地解决,是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重要方面,谢谢!

中国网记者:刚刚介绍中提到在放宽市准入方面,有些地方在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方面大幅度对民营资本进行放开,请几位部长进一步介绍相关情况,督查中在这个领域有没有哪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并且存在哪些问题?

冯飞: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应该说更宽了,从这两个省督查的情况来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建议,这些PPP项目中包括一些能源领域、基础设施等,比如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等这些领域。一个省级领导跟我讲,过去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政府指定由谁来做。现在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配置这些资源,也就是说通过公开招标,公开竞标这样的方式,使民营企业能够有进入的机会。比如吉林省已建成的66座污水处理厂中30%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运营,供热企业中91.7%为民营企业;黑龙江省对矿产资源配置进行公开招标。地方上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当然有些企业也反映了在PPP项目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刘部长已经对这些问题做了分析和回答。

总体来讲,像这样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具有一个周期长、投资回报率相对稳定的特点,怎么样使得环境更加稳定,未来可预期,企业的投资利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是民营企业最关注的一些问题。

中国冶金报记者:1—4月份的数据显示,能反映钢铁行业情况的黑色金属冶炼和液氨加工业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高于同期制造业的增速,在当前钢铁行业去产能大背景下,1—4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液氨加工业投资同比增长速度这么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对此未来会不会有一些引导性的政策出台?谢谢!

冯飞:今年2月份国务院6号文出台了钢铁去产能转型脱困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当中明确提出要严控新增产能,截止到2014年底,我们11.3亿吨的钢铁产能,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压减1-1.5亿吨的钢铁产能。首先管住增量是必须的,同时我们要在存量上进一步压缩,包括像利用环境、能效、安全、质量、技术这些标准,依法退出一些产能,同时支持和鼓励企业自愿地压减产能。这个政策是非常之明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钢铁已经连续几年是投资负增长,一些有色金属也是投资负增长,从1—4月份的情况来看,在过去几年负增长的基础上有一些增长。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分析这些增长是什么增长,有些投资增长是向城市钢厂搬迁等这样的项目,是在不新增产能的基础上,实行产能的等量置换,对环境敏感地区还要实行减量置换。还有一些技术改造的项目。我们从钢铁行业产品结构来看,一般的产品是严重过剩的,还有一些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每年还要大量进口。钢铁行业不仅仅要去产能,当然这是最主要的任务,另外还有转型升级的问题。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兼并重组,也包括一些不适宜在城市地区发展的钢厂要搬迁等问题。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但是我还要强调一点,如果是违规上的项目,我们要坚决查处。现在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开展了三个专项行动,其中一个专项行动就是严查违法违规项目,现在这个专项行动已经实施,我们也欢迎媒体记者给予监督,发现问题线索可以举报给我们。

记者:企业负担较重是制约民间投资的一个因素之一,那么其中税费的负担又是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中央财政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应对措施,能让企业感到负担减轻?

刘昆:谢谢你的问题,关于你这个问题我想用三句话来回答,第一句话,国家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降低企业税负负担的政策都是实实在在真金白银,我们采取五方面措施来降低税费方面的负担。第一条就是营改增试点,营改增的试点到去年底累计已经减税达到6412亿,到5月1日又全面推开,到2016年底减税规模达到5000亿,这是最大的减税措施。第二条采取一些措施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这里面包括政策,是对小微企业符合小型规定企业纳税人实行税收优惠,对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对金融机构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进行税收政策支持等等,最后面临的小微企业政策反映的比较好。第三条是鼓励科技创新投资,包括研发用加剧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等等,这些企业感受的到。第四条,我们清理和规范的收费基金,这几年来,中央层面已经累计取消、停征、减免496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和和政务性的基金,再加上各个省区市取消减免的应该有上千项,每年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超过1500亿元。大家看到四项措施每一项都是以千亿为单位来计算的,都是真金白银,而且我们最近还在做两件事,一个是和城乡建设部共同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的保证金清查工作,另外一个是正在和社保部研究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管理。这些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这个长的命题我们会继续做下去。

第二句话,从督查情况看,一些企业在税费负担方面的获得感不强,有一些企业反映负担比较重,获得感不强和我们刚才讲的真金白银实际上是有矛盾的,因为现在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确实比往年差一些,所以在今年情况没有以前那么好,利润没有以前那么高的情况下,税费即使减少了负担也比较重。再加上有些企业经营范围不太一样,有些行业减轻的比例负担大一些,有些小一些,还在,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感到经营起来比较困难。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当前税费规则体系比较复杂,制定的底薪成本比较高,行政性收费需要进一步清理。税收政策正在逐步落实,落地还是很重要。三是一些优惠政策的可达性不是很高,这些政策能不能直接让企业取得比较好的获得感,我们还需要对政策做一些调整。四是营改增改革确实对整个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5月1日全面推开以来,有些企业因为自己的管理不一定跟得上,所以抵扣链条不是很完整,这种情况下他们比较担忧,这几个方面确实存在。必须提高在税费方面的获得感。

第三句话,降低企业负担还是应该坚持的一件事。我们必须继续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既不简化税制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市场运作成本,而且还要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宣传政策培训,使好的政策惠及民营企业。这次督查也发现有的政策有了,民营企业不知道,如何把好的政策通过各种方面渠道介绍出去,让企业能够直接快捷的了解这些政策,而且能够知道政策的本意如何执行,也很重要,我们也希望在座的记者朋友们能够帮我们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民营企业大量都是中小企业,现在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状况之下,中小企业是不是面临一些更大的压力,在这方面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政策措施?谢谢!

冯飞:谢谢你的提问,确实正如您提问当中所谈到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最大问题是抗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创新的源头,比如专利大概70%来自于中小企业;另外一类是传统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做配套,也有一些做比较简单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属于从属地位。

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要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要在激励创新方面实施更有效的政策,比如说“双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现在重点是研究出台一些更有针对性、更具操作性的措施。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代国务院拟定了《关于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就是支持大企业基于互联网建设“双创”平台,其中一类平台就是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对于那些传统的中小企业,我们有个覆盖三万家企业的调查系统,调查发现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排第一位的是市场需求不振,这是一个大环境问题。

第二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讲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多,重要的是怎样建立一个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服务体系。一是融资担保,中小企业差在信用不高,通过担保来增信,可以使金融机构能够较放心的提供金融服务。二是在金融服务上,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创新的金融产品。比如探索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获得贷款,目前准备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三是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政策性引导、市场化运作,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

第三是负担重,成本高。中小企业自身抗压能力弱,我一直讲“水落石出”,当经济增速减缓,水下面的石头会暴露出来,中小企业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特别是负担重成本高等问题。这两年对中小企业减税力度比较大,所得税优惠幅度已经是所得税实施条例顶格执行的。在近年针对中小企业实施的减费措施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信息化能力建设方面,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德国工业4.0的经验中有一条,是让中小企业能够适度参与到德国工业4.0当中,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中,要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谢谢!

主持人 胡凯红:今天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三位部长,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