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永不落幕的民族文艺——写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之际

2016-09-15 20:1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崔清新 杰文津)月近中秋,风轻云淡。14日,历时近一个月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落下帷幕。

京城舞台,见证了边疆的大漠风情,南国的椰风海韵;阿婆手中的织锦,孩子口中的乡音;远古壁画的演绎,现代艺术的呈现;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亲情爱情的讴歌与赞美……43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剧目,犹如一场民族文艺领域的奥林匹克,点燃了文艺创作的精神火炬,为中华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

源于人民、源于生活的文化自觉

大幕拉开,乌兰牧骑队员们奔向舞台,现场气氛旋即沸腾……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透过乌兰牧骑队员们生动欢快的舞蹈,再现了草原人挤牛奶、剪羊毛、擀毛毡、套烈马的日常生活情景,引发了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没有宏大的叙事场面,没有绚丽的舞台技巧,歌舞诗《黎族家园》集中展现的是黎族同胞生产、生活、节庆等多个场景,营造出黎族儿女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建造家园辛勤劳作的生活图景,清新朴实,令人耳目一新。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少数民族群众更善于用文艺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届文艺会演的金奖作品,皆是反映民族地区原汁原味生活风貌的精品佳作。

“那些没有表演痕迹、展示日常生活的艺术作品,往往更能打动人。”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专家评委朱智忠说,“艺术源于生活,是人类自初始以来就永恒不变的规律。艺术家只有向生活膜拜,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极大的人民性,具有经久不衰的含金量;文艺工作者只有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才能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觉,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非遗保护与传承成就文化自信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作为世界最长史诗之一,不仅是一部珍贵的文学巨著,也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将这部史诗搬上此次会演舞台的《英雄·玛纳斯》,正是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再造。

歌舞剧《彩虹儿女》在舞蹈编排时特别注重对土族“非遗”元素“梆梆舞”的挖掘与加工。排练时,导演专门请来了60多岁的土族“梆梆舞”传承人马安奎到现场指导。当“梆梆”鼓在老人手中不停翻滚,神秘、悠长的曲调飘荡在整个剧场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种古老的技艺深深震撼。老人看到演员动作不到位时,会拖着术后初愈的身子亲自示范,不厌其烦。

舞蹈诗《巫卡调恰——外婆的歌谣》导演龙阿朵介绍,剧组坚持选用本土演员,排练时,不仅教他们如何做演员、如何展示苗族文化,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参与编导创作,让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自豪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中国的。只有保持好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瑰丽的色彩。”本届文艺会演音舞类评委江东说。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深厚积淀。大力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彰显的是文化自信。

手足相亲、兼收并蓄中增进文化认同

大型歌舞剧《情暖天山》,是根据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新疆清河县居民阿尼帕·阿力玛洪几十年来倾心抚养多个民族孤儿的感人事迹改编的。该剧以歌剧形式,诠释了亲情、母爱、大爱无疆的主题,是各民族都认同的文化价值与理念,引起了现场观众强烈的共鸣,不少人感动落泪。

话剧《生命如歌》,作为全国19个援疆省份中第一部文化援疆专题剧目,围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60余年屯垦戍边的真实经历展开,讲述几代兵团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奉献精神。演出场场爆满。

从文化认同上寻求共鸣是每个剧目编剧导演都在思考的问题。实际上,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本届文艺会演的剧目都进行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结合的尝试。

“少数民族都是从昨天走来的,如何从今天走向明天是我们都要面临的问题。”江东说,“最终都是为如何更好地让民族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绽放光彩。”

30天43台剧目,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艺的精髓与潜力。不少文艺工作者认为,民族文艺赶上了好时代,到达了新高峰。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虽已经落幕,但民族文艺的繁荣进步永不落幕。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