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丹霞地貌中的一颗宝石”——国庆走访江西龙虎山民宿村

2016-10-03 19:2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南昌10月3日电题(记者 吴锺昊)早上四五点起床,直到中午两点,当最后一桌客人吃完午饭起身离开,罗细莲才得空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也歇不了多久,三点钟又要开始准备晚饭了。”累归累,但罗细莲脸上看不出倦容。

罗细莲和丈夫舒太明经营的这家“太明酒店”在舒家村小组数得上规模。招牌巨大醒目,一楼大厅摆了16张十人大桌,楼上还有包厢,一次能容下300人就餐。国庆假期,二三楼15间民宿也已经全部被预订。碰到前来住宿的游客,罗细莲热心地推荐别家的民宿。

尽管背靠著名道教圣地和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口上村舒家村小组曾是当地最贫穷的村组。“田少地贫,生产大队时期,人家赚一个工分领一元,我们一个工分只领得到五毛。”舒家村村小组长舒美长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龙虎山景区改造扩建,占据位置优势的舒家村小组村民靠撑竹筏、卖小吃,逐步摆脱了贫穷的帽子,但也尚未达到富裕的程度。

2010年夏天的一场大洪水,再一次扭转了舒家村小组的命运。

“我们村小组以前都是那种破旧瓦房,当时被洪水一泡,好多都变成了危房。”罗细莲回忆。其实大洪水之前不少村民已经考虑发展民宿,但一直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遭了洪水之后,想不重建都不行了。”拿出全家的积蓄,再加上小额贷款和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夫妻俩建起了新楼房,只有四五张桌子的小酒店也鸣炮开张。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规划引导下,舒家村小组58户几乎全部盖起了小楼,周边公共设施齐备。房屋外墙被刷上了不同的颜色,远远望去,舒家村小组像是嵌在丹霞地貌中的一颗宝石。

2012年舒家村小组成立民宿发展理事会,制定了统一的民宿经营规则。“像国庆假期,我们的房价会上浮一点,但单间都在300元以下,各家差价也不过5元。”舒美长介绍,一些经营民宿的基本规则已经变成了舒家村小组的村规民约。几年下来,环境和配套设施的改善,以及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让游客热捧的舒家村小组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一家民宿一年少说也能赚个20来万元,现在全村270多人,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三四万元。”舒美长说,因为家家户户有民宿,全村90%以上的人都留在家里。不仅舒家村小组的年轻人返乡,逢节假日还有大量外地人到村里打工。

除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天时”和背靠龙虎山的“地利”,游客消费观念的悄然改变,也给舒家村小组的旅游经济带去了“人和”。“以前游客都是自带水杯干粮来旅游,连瓶饮料都不舍得买。现在只要饭菜质量好,一顿饭花三四百元也不在话下。”罗细莲说。

假如节假日天气足够好,她家的酒店民宿一年能赚四五十万元。“我们村住宿房间多,但是上规模的酒店并不多。所以我就扩大酒店规模,把一部分房间改成了餐饮包厢。”她说。

相比43岁的罗细莲吃苦耐劳,32岁的舒顺鹏则通过互联网,让自己家的“大龙门客栈”客源不断。曾经在大城市闯荡多年,舒顺鹏深知互联网的重要性。“特别是我家民宿的位置并不好找,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把游客带进来,就要在网上多动脑筋。”他说。

几乎所有主流旅行网站上都能查到舒顺鹏家的民宿信息,下面还有很多游客留言点赞。“这些留言绝对不是找人‘刷出来’的,都是客人们自发点评的。大家的评价越高,我的压力就越大。”为了不让新来的游客失望,舒顺鹏想出了不少办法:去车站接送、替生病的游客买药、嘘寒问暖……“做好服务最关键的就是真诚。”他说。

“现在国家重视旅游业发展,龙虎山名气越来越大,我相信我们的民宿今后一定会越来越火!”舒美长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