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医生进社区服务 百姓到医院帮忙

2016-10-04 08:32 来源: 解放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浦东公利医院牵头医疗机构和社区共建区域化党建联盟
医生进社区服务 百姓到医院帮忙

掷一下骰子,出现一条鱼的图案。张老伯脱口而出,“病人和医生就像鱼和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再掷一下,出现一条蛇的图案,刘阿姨反应很快,“医生给我们讲课时说过,治疗慢病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虎头蛇尾。”这是近日浦东公利医院医护人员在洋泾街道居民区,和居民一起做小游戏时的一幕。医院在几个居民区设立健康坊,给居民开设降血压、降血糖科普讲座,“讲师”们身边聚拢了一批铁杆粉丝。

“都说医患矛盾是个难解的结,区域化党建联盟将医院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但把‘结’化解,还能够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居民之间营造和谐氛围。”浦东公利医院党委书记严建军说。去年11月,由公利医院牵头,携手周边洋泾、金杨、浦兴、张江、孙桥、沪东、金桥7个街镇、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计生中心、疾控中心、卫监所、爱卫办等机构,搭建起区域化医疗党建联盟的大平台。社区收集百姓的健康医疗需求,党员医护人员组团到社区开设健康讲座,每2个月在街镇举行一次大型义诊,现场服务群众约300人次。

开义诊讲座 百姓觉得“对口”

讲座和义诊是摆摆样子,还是贴心服务?星海居民区的王女士听了一场讲座之后逢人便说,“幸好听了场讲座,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原来,王女士有段日子一直觉得脚趾疼痛,怀疑是骨头出了毛病,想去医院骨科就诊。正巧,那天党建医疗联盟的医生来社区做了一场风湿免疫方面的讲座,王女士越听越觉得“对口”,听完讲座和医生一交流,基本可以判断她脚趾疼痛是类风湿引起的。于是,马上对症下药。

怎么让医疗讲座变得精彩,对许多医生来说也是门新“学问”。公利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顾明君刚开始做社区糖尿病宣教时,根据书本知识讲讲医学常识,发现效果不好,特别是讲到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许多居民听得似懂非懂,拿着笔记本,不知道该怎么记。后来,顾医生总结了一组数字“5678”和“7111”,“56”是指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不能超过5.6;“78”是指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不能超过7.8;后一组的“7”是指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达到或超过7,餐后两小时达到或超过11.1。居民们说,“顾医生教我们的血糖密码读起来朗朗上口,一下子就记住了。”社区粉丝越聚越多,医生们觉得挺有成就感。在党建医疗联盟里,医护人员已经把社区健康讲座看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额外任务”。在他们看来,再忙,健康教育也不能舍弃,它是帮助居民树立正确健康观、疾病观的基础。

志愿者帮忙 医患两边“摆平”

医生组团深入社区服务,百姓也乐意到医院帮忙。泾西小区居民李雪敏就是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在医院当导医,为患者指引方向,就医高峰时段帮着维持秩序。那天,付费处几个窗口都排起了长队,队伍里一位老伯大声嚷嚷,“怎么没有人照顾老年人?”李雪敏微笑着劝解,“老人家,您看这里排队的大多是老年人,没法特别照顾您。要不您到一边座位上休息,我来排队。”老人一听,气消了大半,“不用了,我自己排队吧。”

那天,志愿者王阿姨看到一位老人从内科门诊出来,抱怨医生态度不好。怎么回事?王阿姨和老人聊了起来。原来,老人最近咳嗽,医生问“痰是啥颜色,黄的还是白的?”老人开始纠结了,“有点黄,有点白……好像是奶油色的”,解释了许久。医生着急,喉咙响了,“到底啥颜色?”王阿姨劝慰老人说:“我是这家医院的志愿者和行风监督员,医生对待病人的确应该更加耐心细致。不过,阿拉病人有时也要体谅医生,那么多病人在后面排队看病,病人急,医生也急。”老人想了想,点点头,“这倒也是。”

党建医疗联盟平台上,医疗资源共享,聚成合力,受益的还是社区百姓。社区医院护士经常要为病患做居家护理,可遇到高难度的技术活儿会发怵。比如,长期卧床病人压疮怎么处理?肿瘤病人化疗后,伤口怎么护理?社区医院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特殊病例,拍张照,传给公利医院的“老法师”,马上可以得到指导,公利医院还为社区医院护士提供培训。这样一来,联盟内部各家社区医院居家护理的水平提升许多。(记者 徐敏)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傅义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