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能说会问的陪审员多了

2016-10-06 07:31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
能说会问的陪审员多了

“现在可真不一样了,陪审员成倍增加,庭审时是真说、真问、真参与。”63岁的钟启龙,在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做了近20年陪审员,近一年来的变化让他感慨良多。

长期以来,作为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和监督司法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人民陪审员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驻庭陪审”“编外法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201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确定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之一,变化由此开始。

为保障陪审员的各项陪审权利,根据改革试点工作要求,东城区人民法院制定了《人民陪审员参审办法》。明确合议庭确定后,法官要保障陪审员开庭前阅卷并向其介绍案情;庭审中,陪审员与法官具有平等询问当事人的权力,审判长给陪审员提供询问机会;评议时,审判长按照案件问题列表引导陪审员围绕事实进行评议,陪审员要释明认定结果与认定依据的因果关系,杜绝形式附和。

“现在,我们的工作更多集中在事实认定方面,可以对法律适用问题和裁判结果发表意见,但不再对法律适用问题参与表决。”钟启龙觉得,“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在判决量刑上还是法官更为精通。”

与钟启龙不同,东城区和平里街道西河沿社区的于宝河,是陪审员队伍里的一名新兵。通过随机抽选,去年9月24日正式宣誓就职。回想起第一次参加庭审时的场景,于宝河仍难掩激动,“兴奋、紧张、也有压力,想真正履好职,今后还得多虚心学习。”

实现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是此次改革试点的重点之一。根据改革试点办法,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年龄条件从23周岁提高到28周岁,学历条件从一般为大专以上文化学历降低为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学历。同时办法规定,人民法院每5年随机抽选本院法官员额数5倍以上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

“一升一降和随机抽选,让陪审员的来源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更多群众得以进入陪审员队伍。”东城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薛春江介绍,去年下半年,东城区人民法院对全区17个街道152个选区的选民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在每个街道随机抽选陪审员数量。同时,选择部分有条件社区开展现场随机抽选陪审员候选人活动,在各方参与见证下,现场抽选了陪审员候选人。

目前,东城区人民法院已新选任陪审员468人,加上一任期尚未届满的52人,陪审员总数520人,是该院法官员额数的3.3倍,比之前增加339人,增幅达187%,人员覆盖各个街道、社区。

“谁审理哪个案子也是随机抽选,每个陪审员机会均等。”薛春江说,为避免“驻庭陪审”“编外法官”现象,该院明确规定,每个陪审员每年参审的案件不能超过30件。

为让新的制度发挥实效,东城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法官与陪审员相互监督评价工作机制。由法官评价陪审员参审是否积极、审判纪律、公道正派、作风等情况;由陪审员评价审判长、法官和书记员审判责任心、审判能力及是否充分保障陪审员参审权等。

“如今陪审员更敢问更敢说,更会问更会说,态度上也更加积极。”作为一名年轻法官,东城区人民法院民二庭的李成博特别希望遇上“能说会问”的陪审员,“很多案子都是邻里纠纷,陪审员的人生阅历、智慧和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也让当事人折服。”

“反过来互评机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和促进。”薛春江说,“改革试点的目标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与正义。”(记者 王昊男)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