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辽宁:日增一千多户市场主体意味着什么

2016-10-20 08:40 来源: 辽宁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日增一千多户市场主体意味着什么
———来自辽宁省软环境建设的调查报告

编者按 2016年的第三个季度已经结束,站在10月回望,辽宁在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砥砺前行,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在实践中,我省各地区、各行业和不少企业都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近日,辽宁日报记者分赴各地调研采访,深度观察发展亮点,今起推出全面振兴深观察系列调查报告,敬请关注。

10月13日、14日,两份关乎我省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文件先后公开发布。

两份文件中,《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意见》 在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强和创新政府管理、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鲜明地细划出32项重点工作任务;《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则意在从源头上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

连续两天的大动作,看似不同寻常,其实,近一段时期以来,高频率出手推进软环境建设在我省已是常态。

以软环境建设作为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突破口,我省持续全力构建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充满活动力的人才环境,积极塑造辽宁发展的新形象。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字:今年1至9月,全省新增市场主体34.5万户,平均每天新增近1260户。其中新增企业8.9万户,同比增长15%,注册资本金超过7128.5亿元,同比增长77%。

作为反映投资活力的“温度计”,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变化,生动地折射出我省软环境状况的日益改善,展示出我省经济发展的全新态势。

简字当头管理和服务同步跟上

“太方便了,我们跑腿少、办事快,政府真是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10月10日上午,锦州市民宋晶晶拿着印有“锦州市行政审批局审批专用章”字样的证照一脸惊喜。

10日是锦州市行政审批专用章正式启用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全市首批21个政府工作部门及5个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承担的181项行政审批,只需盖这一个章就成。

同样是盖章的事,此前锦州市却遭到差评。当地一个省级养老示范工程,也是锦州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工程,历时8个月,经过39个单位,加盖133枚公章,仍未完成审批。

强烈的反差,源自于痛定思痛后的警醒与改正。近一段时期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全力以赴,持续加强软环境建设。我省对优化软环境的高度重视,从一件事上可见一斑。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今年开年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研究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软环境——审议《关于优化投资环境的暂行规定(试行)》。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好比阳光、空气和水,企业须臾也离不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强调,必须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重大举措、基础性工作来抓。

为全面推进软环境建设,管住、管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我省把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重要内容,作为有效应对辽宁经济下行压力、全力实现稳增长的治本之策,着力转职能、提效能、增动能,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用省长陈求发的话说,就是进行了一场“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革故鼎新的探索”。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我省工商部门率先在全国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主体准入的办理时限从“一照三号”时的8天压缩到3天以内。

制定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对省直60个部门的4283项行政职权以及对应的责任事项进行“大起底”“大筛查”,没有法律依据的审批一项也不留。目前,省政府部门保留行政职权1722项,比2011年减少70%,其中行政许可341项,比2011年减少58%。

优化政府组织架构,调整理顺招商引资、对外开放、服务业发展等40多项职责分工,重点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

在全国率先绘制《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图》,通过整合流程、改串联为并联等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一个审批件最长审批时限由275个工作日压缩到了40个工作日。

成立省政务服务中心,38个省直部门472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中心,实现了中心之外无审批。沈阳市、鞍山市、锦州市等地,纷纷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100多个公章,被审批局一个大公章取代。

一项项带着含金量的简政放权举措,让众多企业受益颇丰。锦州市万达广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项目从地块摘牌到取得“四证”,仅用了65天,创下了锦州市项目开发报建取证的最快纪录。

长效治理 对伤害软环境的问题说不

得知自己折腾了大半年的事终于要有结果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终于松了一口气。

事情得以见亮,缘于国庆节前公司的一次“吐槽”:去年底,公司在德国收购了一所学校,准备把该学校的先进资源引入沈阳。由于学历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由人社部门负责,属双重管理,结果学校虽然已经收购完了,却找不到牵头部门,项目迟迟不能落地。

没想到国庆长假后刚一上班,公司就得知相关责任单位已经收到了整改通知。

无法否认,过去我省在行政审批、司法执法、营商环境等方面确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个别行政机关不作为、慢作为,个别单位推诿扯皮、不担当、不负责,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衙门作风严重。

只有良好的软环境,才能给投资人、创业者带来坚定的信心和稳定的预期。显然,在当前各地政策基本趋同的情况下,创业投资的来与走,取决于软环境的优与劣。

总不能一直眼睁睁看着企业和人才双双“东南飞”。

优化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4月22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扶商意识,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后顾之忧。

这次会议后,我省在推进软环境建设方面再度发力。

6月2日,推进软环境建设的专门工作机构——辽宁省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组长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成员由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市市长担任,并落实软环境建设“一把手”主体责任。

随着领导小组的成立,一场大规模的明察暗访深入到全省14个市41个县区55个行政审批大厅和窗口服务单位,并向全省1044户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

一大圈走下来,省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梳理出我省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五大方面69个问题以及138个案例。

走进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针对梳理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我省迅速开展专项整治,为优化软环境建立直面问题的行动载体。

7月10日至8月5日,我省进行了第一批软环境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涉及投资、审批、营商、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等方面的36个问题。

对这些问题,专项行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举一反三,查问题补短板,有诉必应、有查必果、有错必纠。目前,36个整治问题中已有25个完成整改,11个已制定了整改方案。

9月30日,针对基层政府拖欠企业资金、乱收费等问题,第二批软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再次启动。同时,对一批专项整治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坚决防止“弹簧门”。

兼任省软环境办公室副主任的省政府督查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于沈波表示,这样的专项整治行动今后将持续进行,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我们有清单,有台账,一项一项整治,一项一项督办,一项一项解决。

立法设规 软环境建设有法可依

一度,曾有人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如今,丰厚良好的产业硬基础,加上持续优化的发展软环境,辽宁将不断给人更多在这里创业发展的理由和信心。世界500强顶级企业的最新选择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年初,华晨宝马汽车公司新发动机工厂在沈阳开业,这是宝马集团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发动机工厂;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带着20家知名企业访问沈阳,推进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7月,总投资55亿美元的英特尔高端存储器项目在大连提前投产……

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既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观念和利益问题。然而,不管什么问题,都事关辽宁全面振兴发展大局,事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落地。

优化软环境,我省勇于创新,勇于探索。

为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辽宁省优化软环境条例(草案)》已列入我省立法计划。目前,条例(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已起草完成,省政府法制办已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根据各方面意见,有关部门已对条例逐条进行研究修改。省软环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部条例如果审议通过,将成为全国第一部省级层面的软环境法。

与以往不同的是,为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该条例在制定时,完全按照解决软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则入手,凡可能带来部门保护主义的意见,一律不予采纳。

这部条例更透露出一个警示信息——“触碰底线的事不能做”。不同于一些“原则性”立法,这部条例清晰明确地规定应该怎么做,哪些不允许做,做了不该做的会受到什么问责,操作性非常强。如条例草案的初稿中提到,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如果违反条例且情节严重的,将受到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处理。

我省软环境的种种变化,人们如今有真切感受:审批事项少了,审批时间短了,创业门槛低了,政务服务好了……而今后,软环境优化改革的红利将继续释放并不断延展,以往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正在成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优势。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