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青海:农村权能改革改变了什么?

2016-12-06 10:28 来源: 青海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记者 罗连军 摄

怎样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收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头戏,2015年5月,国家在各省区29个县(市、区)拉开了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

湟中县作为我省惟一的权能改革试点县,去年5月全面展开了改革试点。主要内容是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集体经济活动民主管理权;在全县范围内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经营体制,开展以清产核资、明确债权债务、资产量化、股权设置、股权管理、收益分配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继承权改革。

截至今年10月底,湟中县土地确权已完成总工作量的89%,村改革方案制定和人员摸底调查全面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完成93%,清产核资完成95%,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

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权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东)持有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所具有的功能。包括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六大权能。目的是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目标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其中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物权对象。对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是保障集体成员充分享有物权的财产依据。确定集体成员身份,是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基础,是保障集体成员财产权利的依据。

如何吃透精神,摸清集体家底,厘清债权债务。湟中县明确了土地确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经济、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具体工作思路。

全县出台了《湟中县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湟中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两个重要文件。编撰《湟中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操作规程(试行)》、《湟中县农村集体资产“三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和办法制度。

在全县2013年核查“资源、资金、资产”三资的基础上,湟中西堡镇新平村、拦隆口镇下鲁尔村,对村集体的经营性、公益性、资源性资产进行分类登记、核实,明确权属关系,确定总数,完善清单,妥善处理债权、债务,设立资产台账。并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清理管理办法》《资产评估设计书》。

在改革中,湟中县基于村情分类推进,引导组建了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经营性资产股份量化,资源性资产入股,政策性资金量化入股五类农民股份合作。

其中拦隆口镇下鲁尔村组建湟中县广益蔬菜种植合作社、湟中县广川种植业合作社。两社从村民处流转承包地147公顷,流转费每年每亩为1200元,每年每亩增加50元,流转费每年每亩增至2000元后封顶;共和镇苏尔吉村组建了湟中县共和镇德益土地股份合作社,119户村民以连片的25公顷承包地入股,每亩为1股,每股作价400元。合作社每股按照400元进行保底分红,经营收益状况按股进行二次分红。

另外,西堡镇新平村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451人。经评估,经营性资产516.58万元。按100元1股计,总股份51658股,人均35.6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每人每年可分红206.84元;上五庄镇包勒村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53人,有33公顷集体山地不适宜种植成为荒地,按每亩1股计,总股份500股,人均1.1股。

还有拦隆口镇泥麻隆村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34人,组建了旺财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把争取到的泥麻隆村政策性发展资金100万元(按100元1股计,总股份10000股,人均23.04股)入股旺财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

攻坚克难推进改革

任何一项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权能改革涉及农村家家户户的利益,工作量大、范围广、内容多,不仅是农村不动产的一次精确摸底,还是一项彻底清理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浩大行动,解决矛盾纠纷难度可想而知。

改革初期,湟中县成立了县乡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30名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并招聘40名“三资”监管员,健全完善“村财乡管村使用”管理制度和村级财务审计两项工作制度。在西堡镇新平村等5个村开展先行试点,通过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形成了有领导、有人员、有借鉴的良好权能改革工作环境。

同时,组织4批次管理人员到四川、重庆,北京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全县共举办三级培训班1800余期、印发培训教材4100册、宣传资料6800份、《给农民的一封信》7.6万份,培训人员1.7万人次。

“权能改革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一家一户,每一人每块地,需要老百姓的积极配合。更要求各级改革工作组精心细致,走访到每一人,测量到每一块地,还必须精准群众无异议。”湟中县农经站站长王建明说。

为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湟中县在基准日确定、集体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清产核资等方面不搞“一刀切”,实行因村制宜,一村一策,力求改革内容和改革程序适合村情、体现民意。

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的关键是农民群众认可。全县采取空中数据影像图、实地测绘,经过三次公示,与每个村民共5次见面,一次次的签字、公示,使土地、林地等数据精确到了每家每户,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通过清产核资,集体家底更清晰了,群众心里更明白了,为今后土地流转、资产抵押和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王建明介绍,权能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混合资产权属不清、村界纠纷、长期外出村民的身份界定、离婚和早婚妇女的身份界定等矛盾纠纷。针对各类矛盾纠纷,工作组秉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平等协商”的原则,严格把握政策,依据原始证据进行调解, 对有异议、调解不成功的矛盾纠纷引导走法律程序。

针对外出村民、离婚和早婚妇女的身份界定。试点各村结合《湟中县关于进一步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指导意见》,一村一策加以解决;针对混合资产权属。查清原始会计凭证及相关权属资料加以解决。

据了解,改革一年多时间,湟中县因工作程序规范,改革事项民主透明,全县至今未发生一起全能改革方面的群众上访事件。目前,已先后妥善解决矛盾纠纷300余件,确保了权能改革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改革成效逐渐显现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改革试点,湟中县权能改革的效果一一显露。最大的成效是,摸清了集体家底,界定了集体成员身份,量化了集体资产股份,土地股份合作社起步发展,全县“三圈三区”的现代农业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目前,西堡镇新坪村、拦隆口镇下鲁尔加村在2013年核查“三资”的基础上,对村集体的经营性、公益性、资源性资产进行了分类登记,进一步明确了权属关系,设立了资产台账。下鲁尔加村和新平村出台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在进行初始登记,逐户核对,签字确认,汇总公示的基础上,完成了两个村的集体经济成员身份界定工作。

西堡镇新平村、拦隆口镇尼麻隆村两个试点村,在清产核资、确认成员身份的基础上,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土门关乡土门关村、多巴镇奔巴口村、共和镇苏尔吉村分别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土地经营权入股,明确了入股农户、面积、等级、四至及期限。3个村入股农户467户,入股率达45%,入股土地102.63公顷,占村耕地面积的20%。

通过权能改革,湟中县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下大力气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0.73万公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48家,注册资金81752.66万元。合作社成员达6235人,带动农户64934户。全县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4家。建成休闲观光点17个,创建特色农牧业品牌31个。

全县初步形成以川水现代农业融合圈、浅山特色种植发展圈、脑山生态牧场养殖圈;西纳川——云谷川现代农业示范区,小南川生态牧场养殖示范区、共和高原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为主体的“三圈三区”,现代农业总体布局。

2016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2.4亿元,促进了湟中县以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

为有效、动态管理权能改革相关数据,湟中县委托江苏皓盘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了湟中县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信息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框架技术、多层B/S应用结构体系,表示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分开。系统支持主流数据库系统,具有分布式事务功能,支持组件化开发,支持负载均衡和群集技术、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该系统以各经济组织、成员、三资等详细情况为元数据建立了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数据处理自动化。通过“一键制”点击操作,实现批量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尤其是实现各类初始数据的导入、应用数据的导出。系统具有档案自动归档功能,信息一键检索。系统自动将相关的资料、文档归档,并建立相关索引,便于后期数据的应用与检索,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农区牧草收割。(记者 罗连军)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