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摸清新时期“三农”家底

2016-12-07 07:19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首次对规模农业经营户和普通农户区别普查——
摸清新时期“三农”家底

◎每10年开展一次的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国情农情的重要途径

◎普查成果将对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等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于12月31日24时全面启动,普查现场登记工作目前已进入倒计时。每10年开展一次的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国情农情的重要途径。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通过普查最终得实惠的是农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必须及时掌握“三农”的新情况。为此,自1996年起,每隔10年,我国都要开展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填补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性数据的空白,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我国试点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2006年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以此次普查情况为依据,中央陆续推出了乡镇机构精简、林权改革、政策性农业保险、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等一大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对全国所有的农业经营单位、农业经营户、行政村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涉及全国3万多个乡镇、60多万个村委会、2亿多农户和300多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国社科院农村所有关专家认为,普查成果将对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以及优化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等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的准确性是衡量普查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本次农业普查对象众多、居住分散、流动频繁,同时,面临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公民和企业更加注重保护隐私和商业秘密等普查难题。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社会动员和庞大系统工程,广大普查对象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是普查成功的关键。

如何解决农业普查的难点,从而保证普查数据能真实准确?专家表示,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普查取得的农户和单位资料,要严格限定于普查目的,不得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考核、奖惩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普查所获取的普查对象个人和商业秘密,必须履行严格的保密义务。

本次普查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规模化发展情况的普查。首次将规模农业经营户和普通农户区别普查,针对规模农业经营户的普查内容更加全面、翔实,以准确反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新情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成;到今年10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174.9万家,超过全国农户总数的四成;目前,全国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超过350万户。不同于以往的小规模农户,这些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是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重要依据。

新型调查手段的采用是本次普查的另一大亮点。在普查方式上,本次普查将全力推进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互联网对普查数据进行联网直报,全面提升普查的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

“10年前,第二次农业普查还主要依靠入户调查。如今,第三次农业普查已是统计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国家统计局统计遥感首席科学家潘耀忠说,遥感测量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测量结果,具有定位准确、直观性强的特点,便于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状况。搭载了不同传感器的无人机能够调查土地面积,能够分辨出小麦、水稻、玉米,可以调查面积的同时调查产量。这对制定农业发展规划、调整种植业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乔金亮)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