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部六省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2016-12-09 13:32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6年12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介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有关情况,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庄荣文介绍《“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经济日报记者第一个问题我想请问何主任,刚才您也提到,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当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年也刚好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出来的第十个年头,请问您如何评价中部地区这十年以来的发展?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何立峰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经过十年努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中部六省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4.7万亿元,十年年均增长1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8.8%提高到20.3%,位居四大板块第2位。十年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7、3.7和7倍。在今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部地区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5%,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四大板块前列。

二是“三基地、一枢纽”,即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日益巩固。2016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为18328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稳定在30%左右。农村基础设施较大改善,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山西等大型煤炭基地基本建成,2006-2015年发电总量为9.78万亿千瓦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持续稳定保障全国能源供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富士康、京东方等一些大型电子信息企业在中部地区完成产业布局。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2015年底高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六千余公里,营业铁路、高速铁路、等级公路和高速公路密度均位居四大板块第2位。

三是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2006-201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由36.5%提高到51.2%,新增5000万人到城市居住生活。城镇化建设水平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显著提高。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安全饮水、无电地区居民用电问题基本完成,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达沥青水泥路。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6-2015年,中部地区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8%、13.2%,达到26810、11422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财政对民生投入的占比继续增加。2015年底,中部地区按现有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为2160万人,比2010年底减少了2430万人。

五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长江、黄河、淮河和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不仅改善了中部地区水环境质量,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水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有力保障了华北等地区水资源供应。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特别是安徽和浙江两省建立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全国其他流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015年中部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5%,较10年前提高6.3个百分点。环境污染防治积极推进,完成国家下达的有关节能减排任务。

六是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十年来,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打造形成了一批双向开放的平台,201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539亿美元,是2005年的6.1倍,年均增长19.9%,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2.9%提高到6.4%,从四大板块垫底位置上升到第3位。中欧班列在郑州、武汉发车,形成了中欧班列品牌,同时也促进了交通枢纽的发展。“走出去”迈出可喜步伐,一些农业资源加工优势企业到中亚设立加工基地,进一步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

有了前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良好基础,相信随着“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深入实施,未来中部地区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对此充满期待也充满信心。谢谢!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