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重庆:情暖公租房 打造“百姓家”

2017-04-16 07:23 来源: 重庆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情暖公租房 打造“百姓家”
——对我市公租房社区积极探索开展“家文化”建设的调查

随着我市公租房建设的稳步推进,目前主城区已入住的公租房社区增至15个。35万户、90余万人圆了安居梦。

针对公租房社区规模大、人员结构多元、文明素质不一、基层服务与治理难度较大等情况,近年来,我市公租房社区积极探索开展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互帮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为重点的“家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公租房,百姓家”。从而有力提升了公租房居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撒播温暖

让居民更有归属感

4月12日傍晚,位于北碚区蔡家岗镇的两江名居公租房社区广场上十分热闹——居民们忙着健身,广场边的微型少年宫内传出孩子们学琴的旋律,不少文艺爱好者在文体活动中心交流创作心得……

两江名居社区大党委专职副书记杨梅介绍,两江名居公租房入住的4.5万余位居民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人员结构多元,生活习性迥异。社区建立之初,邻里间互不往来,有时还会发生吵架现象。

如何让居民真正把社区当成家?两江名居公租房社区探索开展“家文化”建设,提出打造“乐业之家”“互助之家”“和谐之家”,增强居民归属感。

两江名居公租房外来务工人员密集,法律需求问题突出。社区及时与北碚区司法局联系,开设“周末法治课堂”,请法律工作者为务工人员讲解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并现场接受咨询。

为解决居民迁入后的就业问题,两江名居在实施全市公租房小区“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中构建“乐业之家”,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市场用工信息查询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岗前培训等服务。住在社区D区的唐祥明、谢斌夫妇年过半百,想就近找份工作补贴家用。在“乐业之家”帮助下,目前两人已找到满意工作。

唐祥明告诉记者,两江名居公租房这几年推动“家文化”建设,让居民感到非常温暖。

不仅仅是两江名居公租房,全市各公租房社区也采取各种方式撒播“家”的温暖,推出“四点半课堂”“幸福来敲门”“妈妈互助会”“垃圾换玫瑰”等40余个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了爱心曙光基金、稻草基金和志愿者爱心储蓄基金,募集爱心资金20余万元。目前已为400余名有困难的居民送上帮助和关怀。

互帮互助

营造和谐邻里关系

家住康庄美地公租房B区的范平是社区公认的巧手师傅,凭着擅长剪纸和画画的本领收了不少徒弟。范平他们剪出的作品,往往作为节日礼物送给社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让大家一起分享喜庆气氛。

范平说,公租房居民来自天南地北,社区开展“家文化”建设,把大伙儿都凝聚到了一起。“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居民,发放居民联系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建立起档案。现在大家都习惯了互帮互助,真的就像一家人。”

据了解,我市各公租房社区通过各种共建共享活动,切实营造出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如云篆山水公租房打造“慈孝社区”项目,组织开展“每周一乐”文娱活动、“每月一课”文明家庭专题知识讲座、“每季一评”孝行之星、“每年一展”孝文化摄影展等系列活动,推进“慈孝社区”文化建设。康庄美地公租房开展“家常菜·嘉长菜”家庭厨艺大赛,用家的味道为小区独居老人送去温暖。

住在康庄美地的独居老人瞿万富对此深有体会——隔壁的胡昌华、刘停夫妇经常上门帮他买菜、做饭、洗衣,还为他炖汤、包饺子。胡昌华的双胞胎儿子在父母感染下,也常来陪老人聊天,听老人讲故事。瞿大爷感叹,住进公租房社区后,自己这个孤老也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传承文化

积极弘扬优良家风

随着我市各个公租房社区“家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公租房居民的自觉行动。

在城南家园公租房,提起李武秀,大家都竖起大拇指。43岁的她在再婚丈夫突患疾病去世后,仍对公婆不离不弃。婆婆去年查出患有肝硬化,李武秀下班后无论多累,都为婆婆做健康饮食,陪老人出门锻炼。面对赞扬,李武秀说:“孝老爱亲是传统美德,我只是做了儿媳该做的事。”

住在樵坪人家公租房的老党员王建文年过七旬,退休后致力于撰写家谱传承家风,弘扬忠孝礼仪。老人四处走访收集家族中优秀治家的故事并整理成册,完善了王氏家族的道德标准,整理了祖训家规,并率先垂范,时刻教育子女忠信为本,孝悌为先。

市公租房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已经把“家文化”建设纳入公租房社区治理重点工作项目管理。各公租房小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书香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等创评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同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坚持开展家庭文明典型评树活动,通过居民评、居民议、居民学,推出一批平凡而真实的“最美公租房家庭”、特色家庭和道德模范、好公婆、好媳妇、好子女等,使推荐评选的过程成为引导公租房居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过程。(记者 罗静雯)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傅义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