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淀芦苇一淀金——雄安新区踏访记

2017-04-17 20:5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内的芦苇荡。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内的芦苇荡。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游客在白洋淀景区内观赏荷花(2014年7月6日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内一村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游客在白洋淀景区内乘船游览(4月9日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渔民在白洋淀水域捕鱼(2015年7月1日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游客在白洋淀景区内观赏荷花(2015年7月1日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内一码头。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这是4月9日拍摄的白洋淀内一村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一条小船从安新县白洋淀的荷花丛中通过(2005年7月3日摄)。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这淀芦苇,曾掩护雁翎队打鬼子,留下《小兵张嘎》等名篇;这淀芦苇,曾是养家糊口的“摇钱苇”;这淀芦苇,也曾是令人厌弃的累赘。而雄安新区的落子,又使这淀芦苇成为“无价之宝”。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111.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白宛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