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国的南极事业

2017-05-23 07:3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这是“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在民防湾抛锚(资料照片)。中国南极考察船队于1984年12月26日胜利驶抵南极洲乔治岛民防湾。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


科考队员在停泊于维多利亚地特拉诺湾的“雪龙”船上展开队旗合影留念(2017年2月14日摄)。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发


1984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岛菲尔德斯半岛的滩头登陆成功,海豹也前来“欢迎”。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


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奠基典礼(1984年12月31日摄)。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


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1985年2月20日摄)。1985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发


图为中山站全景(资料照片)。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落成。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发


这是建设中的泰山站主体建筑(2014年1月24日摄)。2014年2月8日,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发


“雪鹰601”试飞之后,降落中山站附近(2015年12月7日摄)。 2015年12月7日,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机场成功试飞。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摄


“雪鹰601”机上成员与昆仑站队部分成员在中国南极昆仑站前合影(2017年1月8日摄)。

自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涵盖空基、岸基、船基、海基、冰基、海床基的国家南极观测网和“一船四站一基地”的南极考察保障平台,基本满足南极考察活动的综合保障需求。

新华社发

9-.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