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专访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中欧合作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2017-06-01 15:3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日前,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接受新华网驻布鲁塞尔记者专访,介绍了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议题及中欧关系发展情况。新华网记者 郑江华 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6月初抵达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日前,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接受新华网专访,介绍了会晤议题及中欧关系发展情况。专访全文如下: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去年中欧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欧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杨燕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是中欧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磋商机制,是中欧关系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有效方式,是双方就重要问题进行对表的必要途径。

自1998年首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启动以来,双方领导人共进行了18次会晤,并即将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实践表明,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有利于双方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加深彼此了解,增进相互信任;有利于对中欧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宏观指导,促进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有利于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矛盾,建设性管控分歧,消除影响双方关系的负面因素;也有利于双方就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繁荣稳定。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背景下,中欧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一是双方坚持通过领导人会晤和战略、经贸、人文三大对话机制增信释疑。二是中欧务实合作稳中有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互联互通建设、法律事务对话、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等都取得不同程度进展。三是人文交流更加活跃,双方签署互免持外交护照人员签证协定,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四是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全球经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对话协调密切。

中欧加强相互信任,扩大利益融合,对双方推进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网:今年的会晤主要有哪些议题?

杨燕怡:即将举行的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是李克强总理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第三次面对面沟通。双方将就中欧总体关系交换看法,共商双边关系发展大计,推动中国-欧盟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双方将就包括经贸、投资在内的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讨论,就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发展战略对接、互联互通、数字合作、法律事务对话、人员往来便利化等五大平台合作,以及就拓展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做出有力指引,推进中欧相互开放合作,以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助力世界经济增长;

双方还将就国际和地区事务沟通协调,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对当今全球性问题发出共同声音,释放中欧双方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积极信号;

双方也将就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交换意见,就如何化解矛盾指明方向;双方还将介绍各自经济社会发展近况和治国理念,提振对各自发展前景的信心。

新华网: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对中欧关系的积极作用?

杨燕怡:自2015年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做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发展战略的政治决定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方向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给中欧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亚欧大陆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政策沟通方面,中国和欧盟通过领导人会晤和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经贸高层对话、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等机制加强政策对话,对接发展战略,增进欧方对“一带一路”合作目标、原则、方向、内容和举措的了解,增强对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共识,推动中欧关系继续沿着正确轨道健康稳定发展。

设施联通方面,中欧双方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围绕设施联通开展了有益的交流合作,包括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和“互联互通合作平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泛欧交通运输网”的合作,将中国同匈牙利、塞尔维亚铁路建设作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和中国-欧盟整体合作的重要内容,签署中欧数字合作战略,开通中欧货运班列,中方还同欧盟成员国在机场、港口、航空等设施联通方面加强了合作。所有这些对推动中欧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的联通,释放各自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贸易畅通方面,中国和欧盟是一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一直在积极促进相互贸易和投资。2016年,中欧贸易额为5470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88亿美元;截至2017年3月,中国对欧盟累计直接投资733亿美元,欧盟对中国累计实际投资1146亿美元。自2014年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以来,双方保持了谈判势头,都致力于尽早达成一致,共同创造有利于双向投资和开放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中欧的上述努力同“一带一路”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大方向相一致,是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金融通方面,中国同欧盟探索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十多个欧洲国家(其中不少为欧盟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决定,折射出他们对“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多边共赢之举的信任,对将亚投行打造成一个实现各方互利共赢和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具有积极意义。再者,中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有利于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为中方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中东欧、地中海东部和南部及中亚等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的项目投资与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民心相通方面,近些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及其成员国发展战略和规则对接的不断推进,中欧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广泛而活跃。以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为例,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各种专题研讨会、文化、艺术、智库、院校交流犹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对中欧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对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新华网:中欧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您如何看待这些分歧?

杨燕怡:中欧有共识和共同利益,也有分歧和不同利益诉求。至于分歧,既有政治和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方面的,也有经济和贸易领域的。目前,后者似乎更加突出一些,在诸如钢铁产能过剩、市场对等开放等问题上,欧方抱怨比较多。在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的国际法律义务上,中方的关切和立场也是众所周知的。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绝对的。中欧关系也不例外。伴随着中欧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有些旧分歧会消除,但新分歧也会出现,或者在有些领域,新旧分歧会交织发展。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如何管控好、处理好分歧。基于普遍经验和中欧关系的具体实践,我个人认为,至少应当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聚焦共同利益,拓展务实合作。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重要支柱。我们应当把握中欧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本质特征,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深化利益交融,如何加强互利合作,如何不断寻求利益的汇合点,如何坚持迈向合作共赢的目标上。

第二,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中欧之间有对话磋商机制和渠道,双方要坚持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共同管控贸易摩擦。我们希望欧方保持市场开放,慎用贸易救济措施,努力维护稳定、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不能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否则只会使有关问题更难解决,给双方经贸投资合作制造障碍。

第三,正确看待相互竞争。有市场就会有竞争。要抛弃所谓“一国成功必然意味着另一国损失”,“中国发展将挑战欧洲未来”这种零和观念。这不符合事实,只会误导认知,贻误合作机遇。要鼓励良性竞争而非恶性竞争。良性竞争的要义之一就是履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规则,而不是各行其是,违反规则甚至单方面改变规则。此外,也要尊重中欧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质量的差异,不能不顾实际,不区别差异,强加于人。

新华网:在当前形势下,您如何评价中欧合作的世界意义?

杨燕怡: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动荡的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保护主义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面临挑战,局部紧张和冲突加剧,恐怖主义、难民危机蔓延,欧洲一体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世界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多,各国的稳定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各国间的开放与合作也经受考验。是合作还是对立,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变革还是保守,成为国际社会面对的重要抉择。

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上的两支重要力量,要肩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关乎世界和平与发展、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等重大问题上释放积极、明确和强有力的信号,发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性影响,体现中欧合作的世界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国际形势乱象中要把握大局,在世界经济转型中助力发展。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成员,中欧双方要高举维护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旗帜,维护自由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努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引导全球化向包容、平衡、可持续方向发展。我们希望欧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履行国际承诺,释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

二是中欧双方需秉持开放理念,坚持合作主线,促进互利共赢。需要在排除干扰,聚焦发展,引领、推进和拓展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人文交往等领域加强全方位合作,促进各自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给中国13亿和欧盟5亿民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合作成果。

三是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中欧不仅仅是两大市场,更是肩负着维护和平稳定重要责任的两大力量。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双方坚守《巴黎协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发展战略,加强反恐安全合作,推动通过外交手段和谈判协商,对和平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新华网:中欧在哪些领域可以扩大和深化合作?

杨燕怡:中欧都处在深入改革和调整的关键阶段,双方完全可以从彼此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找更多更大的合作机遇。

在继续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同时,中欧双方都希望在以下方面挖掘新的合作潜力,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数字合作、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气候变化、中小企业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

从与欧盟机构和欧洲各界的接触中,我感到,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疑惑,尤其是欧洲部分民众和企业对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兴业的担忧,但可以肯定地说,在扩大相互开放、拓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方面,中欧双方有着高度的契合,这也是中欧关系的主流。

中国的发展没有动别人的奶酪,而是做大了共同利益的蛋糕。同样,中欧合作也做大了共同利益的蛋糕。我相信,随着中欧合作规模扩大、水平提升、质量提高,双方共同利益的蛋糕将越做越大,给双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培育更有竞争力的消费市场,并让中欧民众深切感受到,开放合作才是分享经济全球化益处、过上美好生活的正确的选择。(记者 黄泳 翟伟 郑江华)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