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经济后发赶超迹象明显

2017-07-16 19:4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西宁7月16日电(记者李亚光、荣启涵)记者从16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后发赶超迹象明显,2016年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与2010年相比已实现翻番。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巴特尔介绍,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大多地处偏远,昔日发展相对滞后。最近几年,各州通过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

例如,贵州省黔东南州将大数据与产业结构调整、全域旅游、精准扶贫相结合,经济总量持续上升;青海省海西州在柴达木盆地打造循环产业集群,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进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92亿美元等。

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州在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建设方面突飞猛进,为“后程发力”提供了基础。如青海省果洛州、玉树州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建成支线机场,云南省文山州等7个自治州已经通了高铁,这些成就在过去都是难以想象的。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各自治州后发赶超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巴特尔说,据初步核算,2016年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2万亿元,与2010年相比已实现翻番。

尽管如此,各州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仍肩负着较大压力。巴特尔说,我国民族自治州面积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经济总量较小。截至2016年底,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的贫困人口还有近550万,占全国的13%,贫困发生率9%,高出全国1倍。2016年,我国没有一个自治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巴特尔说,各自治州要实现如期脱贫、同步小康,必须立非常之志、建非常之功,一方面,需进一步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努力盘活当地既有特色资源;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更完善有效的脱贫、发展机制,将国家支持、外省援助、内生动力一同转化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能。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陆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