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西藏:打通科技服务与农牧民对接“梗阻”

2017-08-28 13:57 来源: 西藏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打通科技服务与农牧民对接“梗阻”
——我区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综述

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是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为农牧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基层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示范和推广农牧林水气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前沿阵地,是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依靠力量。

长期以来,农业部和有关部委高度关心和支持我区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并于2013年为我区专项安排了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区有685个乡镇需建设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安排建设了353个,“十三五”下达计划建设332个,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安排部署,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区各级农牧部门系统总结“十二五”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分析形势、交流经验,确保685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2017年全面建成。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生产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区组织开展了两批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共安排建设353个,其中,2013年启动建设74个、2014年建设279个。除国家为每个乡镇投资的50万元外,自治区农牧厅、水利厅、林业厅、气象局为每个乡镇各配套5万元,共落实资金24710万元。本期建设工作中,业务用房主体竣工乡镇339个,建成并运行307个,且每个服务中心均配有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和15平方米的地下贮藏室,市(地)为每个乡镇配套一辆皮卡车,各县(区)为每个乡镇配套必要的办公设备。

“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改善了基层农牧科技服务条件,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加快了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粮食、蔬菜、肉奶等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水平,在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和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2016年我区推广农作物良种227万亩,实施黄牛改良26万头,推广种公羊2.79万只、牦牛种公牛0.74万头,良种牲畜存栏420万头(只),完成人工种草25.7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5%,主要农区旺季蔬菜自给率达到80%以上,良种牲畜覆盖率达到22.7%。

配强科技人员 壮大服务队伍

项目建设是基础,人员配备是关键。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优良、工作扎实的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队伍,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是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捷通道,是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推进我区农牧业科技进步的关键。

据统计,全区7市(地)共为353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下达编制3249人,占自治区核定编制数3530人的92%。“平均每个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0名,全为事业编制的专业技术岗位。”自治区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逐步提高了我区基层农牧科技服务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区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达8337人,其中自治区级450人、市(地)级579人、县(区)级1488人、乡镇级5820人。

健全运行机制 转变发展方式

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工作效益长效发挥的制度保障。为健全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运行长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明确职责、以岗定责、强化管理,妥善处理好乡镇中心工作与农牧林科技服务的关系,确保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科学运转、高效服务和效益持久发挥,我区各市(地)、县(区)积极探索完善管理制度。其中,拉萨、山南市分别制定出台了《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机构编制、职能划分和运作模式等相关问题。

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长效运行,有利于打通科技服务与农牧民对接的“梗阻”,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转移到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使科技在更广阔的农牧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我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牧业资源综合利用、农牧业污染防治和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有效促进了我区现代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2016年,我区启动建设第三批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工作,计划建设332个,每个中心的经费标准由原来的70万元提高到80万元,共需资金26560万元。今年上半年,332个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正在有效推进中,计划在2017年10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吕浩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