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李克强为何此时见6大国际组织负责人?

2017-09-14 07:35 来源: 国事直通车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9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等6大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举行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早前,首次“1+6”圆桌对话会于2016年7月22日举行。时隔一年后,李克强总理为何再次相邀6大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圆桌对话会议向世界传递了什么信号?


第一次举行圆桌对话会时,全球经济增长“复苏艰难,面临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李克强总理在对话会上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是各方的共同责任、各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一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年来首次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在IMF最近对全球经济的展望中,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再次上调0.1个百分点至3.5%。

不过,虽然世界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但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地缘政治问题也愈演愈烈。

在此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再次相邀6大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以“构建开放、活力、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围绕“全球经济形势与经济全球化的未来”、“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两个议题深入探讨。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水平,已经具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而且很多国家也希望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停滞和放缓的现象,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性也不如从前,因此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与维护全球经济治理的国际经济金融机构展开经常性的对话很有必要。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和未来发展正处在变革期,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新的出路。赵锡军指出,有些国家变得越来越封闭,只考虑自己国家利益的经济体越来越多,全球经济会更加保守和孤立,资源的流通也会更加缓慢。

“换句话说,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将会越来越厉害,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就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


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12日,李克强总理与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共见记者时开宗明义地说,中国为何再次举行“1+6”圆桌对话会:

表明中国和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表明中国作为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经济体,愿意与国际社会和国际市场加强坦诚交流;

表明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记者会上指出,中国在“促进开放贸易”方面发挥了“持续的领导作用”,并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望促进世界各地的基础设施投资。他说,李克强总理“拥抱”多边贸易的方式在“已变得极具挑战性的时代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从G20杭州峰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G20汉堡峰会,再到前不久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始终坚定地捍卫和倡导全球经济包容性和开放性发展。

此次圆桌对话会,中国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构建开放、活力、包容的世界经济”,并在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经济全球化、结构性改革、贸易投资、金融监管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9个方面和与会各国际组织达成共识。

在赵锡军看来,只有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让资源在全球得到更有效的配置,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才能增加,全球经济才有更好的发展动力。因此,打破部分国家的孤立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显得十分重要。

白明指出,贸易投资部分是共识里的重头戏。“因为只有贸易投资能够把各国的合作落在实处,分享各种红利,否则就是一个空谈。”(孙秋霞)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