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北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700亿斤

2017-12-18 11:00 来源: 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仓禀实则天下安。作为农业大省,2017年我省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01.6亿斤,实现了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增的“一减双增”历史新突破。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我省粮食生产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农田基础建设,优化种植布局,粮食在高起点基础上持续丰收,品质不断提升,走出一条依靠科技、提升单产的内涵式发展路子。

基础设施加“固”。“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投资70.62亿元,新增高标准粮田809.94万亩,累计达到2962万亩。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集成配套技术,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完成建设任务520.94万亩,全省耕地平均质量等级达到5.18级。建设农业灌溉机井92万眼,有效灌溉面积668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971万亩,农业节水灌溉率达到74.4%。加强统筹资源,向粮食生产大县集中,2016年,全省产粮大县达到94个,粮食播种面积占全省的76.18%,比2012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产粮大县总产量占全省的81.37%,比2012年提高了2.61个百分点。

种植结构调“优”。在农牧交错区、山地丘陵区等非优势产区,继续调减籽粒玉米种植,2016年-2017年,2年累计减籽粒玉米417万亩。因地制宜发展抗旱、高效杂粮杂豆、马铃薯、甘薯等特色优势作物,建设马铃薯示范县10个,杂粮杂豆示范县15个。集中建设太行山、燕山山前平原优势产区,以粮食生产大县为重点,大力推广中强筋、强筋品种,打造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17年全省小麦优质率达到73.1%,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

生产持续增“绿”。把节水、节肥、节药作为粮食绿色生产发展的重点,大力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季节性休耕和节水灌溉,2014年以来,累计发展季节性休耕200万亩,每亩减少灌水180方;累计投入21.66亿元,推广小麦节水品种49个,推广面积达到220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65%,每亩节约用水50方以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300多万亩,推动了农田灌溉由粗放向精准灌溉方式的转变。推进施肥方式由配方施肥向施配方肥转变,2017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9130万亩次,配方肥施用面积5308万亩,配方肥施用总量122.1万吨,机械化施肥面积5456万亩,氮肥利用率提高到37%,畜禽粪便肥料化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化肥施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精准施药,2017年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8%以上,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27%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38.8%以上,农田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此外,建设集中联片绿色发展核心示范区30.03万亩,实现亩节水50-52.5立方米,节肥4-10公斤、农药使用量下降5%-20%,亩增效益42.7-175元。

产销衔接理“顺”。积极推进订单生产,发挥我省适宜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禀赋优势,在石家庄市藁城区,邢台市柏乡县、隆尧县、任县等地,以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产销订单化为途径,推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储、优质优价,订单面积达250万亩。引导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知名原粮和产品品牌,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开展小麦收储,订单小麦每斤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1元以上,其中中粮贸易公司2017年在柏乡及周边地区订单收购强筋小麦5.8万吨,回收价每斤1.395元,高出国标三级小麦托市收购价每斤0.2元,带动农民增收2300万元。

科技推广提“速”。建成小麦、玉米、谷子、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新品种选育能力明显提升。2017年小麦、玉米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43%以上。新技术应用范围更广。构建智慧农技、物联网等管理平台,实现科技人员与农民、新型经营主体24小时在线互动,新技术、新信息全省同步发布,2017年全省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更高。全省农机总动力2016年末达1.2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年均增长11.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2%,小麦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0%;率先在全国开发建成智慧农机决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农机深松智能监测全覆盖和农机作业精准调度。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96%以上,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率达到75%以上,基本实现应还尽还。(记者 赵晓慧)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