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创新驱动:大城武汉的活力之源

2018-02-14 10:23 来源: 湖北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抓制度 抓人才 抓新经济
创新驱动:大城武汉的活力之源

【编者按】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显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武汉排名第一。与“幸福”互为表里的,是武汉一以贯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创新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青春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59次提到创新,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创新湖北、创新武汉,创新都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无论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何种阶段,都必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无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艰难,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倡导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让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都是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

围绕武汉过去一年拼搏赶超取得的成就,本报今起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武汉市荣膺“年度城市创新”奖。主办方重点对比了武汉、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基于武汉2017年以来在招商、招才、生态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及其效果、改革密集度与可复制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可持续发展势头,综合专家评审意见后,将这一沉甸甸的奖项颁予武汉市。

评委会给武汉的颁奖词是:这是一个在历史的积淀中寻求复兴的城市,此路虽艰,其志可鉴。城市的管理者们从制度创新中寻找动力,激发活力;他们定位清晰,把合作者的需求置于重要位置,把招才与招商结合起来,努力把现有资源转化为优势,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他们整顿吏治,更新观念,建立奖惩分明的机制,让复兴之路真正具有可持续性。

制度创新激发政府新效能

小到一张老年证,大到工业项目落地,群众和企业找政府部门办事越来越便利。

一年来,武汉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制度创新,成为武汉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的法宝,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激发。

在创新发展理念指引下,2017年3月,武汉市提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政务服务改革新要求,在东湖高新区、武汉开发区率先启动试点。

7月31日,武汉在市、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全市首批9653项审批服务“三办”事项清单,这标志着聚焦企业和市民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三办”改革创新正式落地。

截至2017年底,武汉集并机构“减窗口”、集并流程“减环节”、集并信息“提效率”,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各事项办理平均时间压缩10.6天、精减材料0.87份,审批服务事项50%实现“马上办”、80%实现“一次办”、45%实现“网上办”,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社会各方点赞。

政府服务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改善,吸引海内外企业纷纷来汉投资。2017年,武汉招商引资签约总金额25828.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89个,签约金额23646亿元。全年实际到位资金8226.6亿元,同比增长41.3%。签约亿元以上项目数和签约金额,分别为2016年的4.4倍和7倍,标志着武汉城市吸引力和产业竞争力站上新高度。

这一靓丽的成绩单,与武汉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和手段也息息相关。

武汉首创“大学+”发展新模式,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与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两手发力,大力发展“校友经济”,将在汉89所高校的科教资源、校友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胜势。全年举办9场校友招商专场,签约总金额1.3万亿元,校友企业家贡献超过招商引资签约总金额的一半。

光有签约不够,项目落地是关键。今年起,武汉将招商项目落地机制作为重点改革创新推进,由市领导领衔抓落实,推动“招商引商”向“育商强商”延伸,大力集聚扶持校友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加快成长。

人才创新积蓄谋远新势能

拼搏赶超,不仅在经济,也在城市,更在拼搏之人。

人才的争夺,历来都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竞逐。素以“惟楚有才”而著称的湖北武汉,该如何激励现有人才队伍,同时创新引才思路?

去年,经过4个多月的调研选拔,武汉市首批108名“狮子型”干部在8月底正式出征,奔赴改革发展、干事创业的主战场。

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57岁,最年轻的33岁,平均年龄47.2岁。

正局级13人,副局级95人。提拔任职的78人,其中2人为破格提拔。

忠诚干净,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敢打敢拼,敢于担当。

这20个字,是群众对人民干部的一种期待:大刀阔斧,敢打敢拼,勇于排雷,善除荆棘,以“非常之举”,展“非常之能”,成“非常之事”。

以不拘一格的气魄大胆选拔使用优秀干部,对干出实绩的干部虚位以待,让“位置等人”,既是招商引资、治水等“主战场”的求才之需,也是带领武汉在各个领域拼搏赶超的根基。

立定谋远,只有打造一支雄狮般的武汉之师,改革与发展之路才能一往无前。

招才引智,一留一回,两个“百万”。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向百万年轻人发出城市邀请函。

落户、住房、收入、就业——面对年轻人的四大顾虑,武汉在全国率先实行大学生落户“零门槛”;率先提出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达30万人,是2016年的2倍;新落户大学生14.2万人,为2016年的近6倍。

“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让举国目光,聚焦在“武汉时刻”。

陈东升、雷军、董明珠、陈宗年、汪潮涌……杰出校友带回来的,不仅仅是1.3万亿的投资大单,更是无法估量的人才集聚效应,一线城市人才回流的大幕就此拉开。

产业创新释放经济新动能

直至“十一五”末期,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仍是武汉主要产业。

去年,武汉首次提出发展“新民营经济”。主攻方向,正是以“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光通信、5G、量子科学、脑科学等新技术;移动互联、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智慧物流、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共享出行、共享空间、新零售等新商业模式,是新民营经济的典型基因。而新近毕业大学生、“海归”人才、科研院校技术人员、职业经理人等新“四军”,成为新民营经济的主力军。

发展新民营经济,既是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也是打造创新型城市、富民兴汉的一次转型实践。

围绕创新驱动,武汉还将引导支持民营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力争到2021年,全市实现“4个70%”,即70%研发机构建在民营企业、70%研发人员在民营企业、70%科研投入来源于民营企业、70%专利产生于民营企业。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认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武汉作为内陆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高新产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武汉商业航天基地等四大国家基地,托起武汉动能转换新支点。其中,在光谷东部的武汉未来科技城,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已于去年封顶,预计今年投产。

截至目前,武汉各类重点实验室达159家,拥有68名两院院士、2177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武汉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3243件,技术合同交易额603亿元。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