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浙江“千万工程”推进美丽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2018-04-27 14:5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园艺师郑云均在滕头村内修剪盆景(4月22日摄)。浙江奉化滕头村生态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当初的纯观光旅游,到如今逐步完成转型升级。目前,绿色采摘、和鸬鹚一起捕鱼、体验摇橹船等旅游项目都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据介绍,村内的观光小火车、小吃一条街等休闲旅游项目也即将投入运营。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4月26日,工作人员在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九仙铁皮石斛休闲观光园修剪石斛。2013年,齐平村养鸡大户许建茹响应政府“五水共治”的号召,转向无污染、前景好的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并将种植园打造成休闲观光园。2017年,九仙铁皮石斛休闲观光园实现产值2000万元,带动旅游消费4000万元。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工作人员走在环境优美的“滕头生态酒店”内(4月22日摄)。依托浙江奉化滕头村的美誉度,“滕头生态酒店”在浙江省宁波市内建了3家连锁酒店。生态酒店结合滕头村的园林绿化和生态餐饮的优势,创出了一条连锁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浙江宁波乐学教育培训学校学生在滕头村采摘园内采摘草莓(4月22日摄)。浙江奉化滕头村生态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从当初的纯观光旅游,到如今逐步完成转型升级。目前,绿色采摘、和鸬鹚一起捕鱼、体验摇橹船等旅游项目都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据介绍,村内的观光小火车、小吃一条街等休闲旅游项目也即将投入运营。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云峰村340亩的鲜切花种植基地里,花农们在采摘非洲菊,这些花每天都会被运往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4月22日摄)。近年来,当地开始将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发展鲜切花产业,实现鲜切花规模化种植。目前,泗安镇已发展各类鲜切花1465亩,经济效益每亩约2万元。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5日,游客在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杭州竹文化园的民宿内休息,该民宿以竹文化元素作为装饰特色。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云峰村340亩的鲜切花种植基地里,花农们在整理刚采摘下来的非洲菊,这些花每天都会被运往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4月22日摄)。近年来,当地开始将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发展鲜切花产业,实现鲜切花规模化种植。目前,泗安镇已发展各类鲜切花1465亩,经济效益每亩约2万元。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4月25日,游客在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的一家依山而建的民宿院子里休息,感受山乡春意。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几名游客在鑫三家庭农场里采摘樱桃(4月23日摄)。此时正值樱桃上市季,农场主陈三九的60亩大棚樱桃园每天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每年能为他带来三四十万元的纯收入。近年来,洪桥镇不断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和观光旅游农业,利用财政补助等方式,为当地村民释放几百万的政策“红利”,每年能为当地农户带来2000多万元的收入。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方一村的望雅千怡民宿内休息(4月22日摄)。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自然农法实践者王晓在浙江省安吉县孝源街道观音桥村的自家茶山割草(4月24日摄);下图为:王晓在跟朋友合伙经营的餐厅里摆出茶席,分享自己做的白茶(4月24日摄)。2011年,王晓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将家里的10亩茶园停用化肥农药,进行自然农法实践。目前,这片茶山年生产白茶150斤,受到各地资深茶客的喜爱。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4月26日,游客在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九仙铁皮石斛休闲观光园了解石斛品种。2013年,齐平村养鸡大户许建茹响应政府“五水共治”的号召,转向无污染、前景好的铁皮石斛种植产业,并将种植园打造成休闲观光园。2017年,九仙铁皮石斛休闲观光园实现产值2000万元,带动旅游消费4000万元。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人们在浙江省诸暨市上下文村蓝莓文化特色馆了解该村蓝莓种植历史(4月20日摄)。上下文村是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近年来利用乡贤资源引进壮大蓝莓产业,共流转土地298亩,涉及农户392户,每年向村民实行分红,实现了强村富民目标。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0年,浙江省诸暨市上下文村干部和群众开垦村边荒地种植蓝莓(资料照片,孟幸宇摄);下图为:上下文村群众在蓝莓基地进行锄草养护(4月20日,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上下文村是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近年来利用乡贤资源引进壮大蓝莓产业,共流转土地298亩,涉及农户392户,每年向村民实行分红,实现了强村富民目标。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发


游客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下管镇洙凤村樱桃园体验樱桃采摘(4月21日摄)。近年来,洙凤村坚持品牌战略,重点发展樱桃种植,积极探索发展生态富民经济,成为上虞区“四季仙果”品牌的一个特色村。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游客在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的米果果小镇体验桑葚采摘(4月20日摄)。2015年,山下湖镇解放村900多户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与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签下土地流转协议,探索出“保底收益+赠送股份+利润分红”的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农民变股东、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单一的农业生产向着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浙江省诸暨市新长乐村村民在养蚌场查看珠蚌生长情况(4月20日摄);下图为:新长乐村的年轻人在家中进行直播开蚌,与各地网友互动(4月20日摄)。新长乐村是诸暨市最早发展珍珠养殖业的村落。

随着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下的浙江乡村,生机勃勃。“千万工程”把农村生态环境、乡土文化等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重,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培育有机结合,开拓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门路,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现代农业理念的推广,把传统的农业种植变为园林观光、果蔬体验采摘、农事活动体验等,拓展增收空间,做大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美丽家园,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07.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朱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