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西安:青年创业热让古城焕发新活力

2018-05-03 17:2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西安“小蛮腰”团队创始人张晓润(右)、宋少峰(左)、邹晨与他们制作的部分3D打印作品合影(4月27日摄)。2016年,张晓润、宋少峰、邹晨三位在不同公司做3D打印研发的年轻人在西安成立了自己的“小蛮腰”文创公司,走上了“科技+文创”的道路,将文化、艺术和科技融合在一起,跨界创业。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小蛮腰”团队创始人张晓润(左)、宋少峰、邹晨(右)与他们自己制作的3D打印X-TANK合影(4月27日摄)。 2016年,张晓润、宋少峰、邹晨三位在不同公司做3D打印研发的年轻人在西安成立了自己的“小蛮腰”文创公司,走上了“科技+文创”的道路,将文化、艺术和科技融合在一起,跨界创业。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木有话说”工坊的创始人李龙在进行木制品打磨(4月13日摄)。1992年出生的李龙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酷爱传统木工活,在他的打磨下,粗糙的木块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实用物件。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将自己的爱好转变为创业动力,在西安成立了自己的“木有话说”木工坊。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木有话说”工坊的创始人李龙(右二)在指导初学者进行木制品打磨(4月13日摄)。1992年出生的李龙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酷爱传统木工活,在他的打磨下,粗糙的木块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实用物件。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将自己的爱好转变为创业动力,在西安成立了自己的“木有话说”木工坊。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娃娃公益艺术衍生品平台”的创始人刘瑞在西安美院艺创空间为其提供的工位上制作手工布袋(4月18日摄)。西安美院大四学生刘瑞即将毕业,她创立了“娃娃公益艺术衍生品平台”,征集困难家庭特殊儿童的画作,进行艺术设计,包装成不同的产品,线上销售后再回馈给这些孩子,致力于有温度的创业。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上图为特殊儿童的画作;下图为“娃娃公益艺术衍生品平台”根据特殊儿童画作设计制作的玩偶(4月18日摄,拼版照片)。西安美院大四学生刘瑞即将毕业,她创立了“娃娃公益艺术衍生品平台”,征集困难家庭特殊儿童的画作,进行艺术设计,包装成不同的产品,线上销售后再回馈给这些孩子,致力于有温度的创业。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小咔体育”的团队成员在3W众创空间的工位上讨论即将要推出的新一期自媒体视频(4月28日摄)。“小咔体育”于2015年成立,7位成员全部为“90后”,他们在做以陕西体育为主要内容的视频自媒体。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徐冰(左)在位于3W众创空间的办公室工作(4月28日摄)。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徐冰与众多同伴一起于2017年9月成立公司,致力于智慧城市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申请了32项相关专利,研发出多种设备,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西安风向标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徐非在位于颐高万创的工作室组装一架载人无人机搭载平台模型(4月27日摄)。该公司于2016年成立,主要进行无人机航飞与外业数据采集、4D数字化产品生产等。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不断加强对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商业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创业创新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摒弃了找个“铁饭碗”的就业想法,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掀起了自主创业的热潮,让“十三朝古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据悉,截至2018年4月底,西安市已累计建成众创载体495个,众创载体总面积1599.52万平方米,累计入孵企业、团队14505家。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575.1.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宋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