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苏商务服务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2018-06-11 09:54 来源: 新华日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苏州兆润领寓商务广场

江苏省商务服务业2017年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全省实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595.91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指标增速平稳,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稳定,行业整体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行业发展各有突破

企业管理服务涵盖企业总部经济、投资与资产管理、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其他企业管理服务等四项内容。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企业管理服务在商务服务业中体量最大,比重已达62.1%,比2016年提升2.5个百分点。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052.64亿元,增幅18.8%,位列九项种类之首,比商务服务业增速快4.8个百分点,是商务服务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咨询与调查包括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市场调查、社会经济咨询、其他专业咨询等内容。咨询与调查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364.57亿元,增速为14.9%,高于商务服务业增速0.9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咨询与调查各月总量与增速是商务服务业中唯一高于去年的种类,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广告业是指在报纸、期刊、路牌、灯箱、橱窗、互联网、通讯设备及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介上为客户策划、制作的有偿宣传活动。2017年广告业实现营业收入403.81亿元,年内逐月均保持个位数的增幅,呈现温和增长趋势。

2017年,人力资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93.81亿元,占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的8.5%,规模位列九项种类的第三名。2017年其增速12.1%。全年各月增速均在10%以上,稳中趋缓。

其他商务服务业涵盖市场管理、会议及展览服务、包装服务、办公服务、信用服务、担保服务等内容,数量庞多,种类繁杂。201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885.48亿元,是商务服务业中除企业管理服务外,绝对量排第二的种类,其总量占比为10.9%。全年增速15%,高于商务服务业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月均增速维持在15%左右,总体发展趋势平稳。

九个市营收增速高于全省

根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有9个设区市营业收入年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泰州市以34.7%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其次是常州市和徐州市。在总量上,南京和苏州分别以1727.58亿元和1642.77亿元分列第一、第二,两市收入合计占比41.5%,是全省商务服务业总量的绝对主力。

分地域来看,苏中地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苏中三市合计完成营业收入1440.64亿元,年均增速21.4%。特别是泰州市,已连续两年保持月均增速在30%以上,带动苏中地区商务服务业的高速发展。苏北五市合计完成营业收入1509.54亿元,全年增速19.4%,高于商务服务业平均增速5.4个百分点,呈现平稳态势。苏南五市合计完成营业收入5180.43亿元,占总量63.7%,全年累计增速10.7%,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分别低于苏中、苏北地区平均增速10.7个百分点和8.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2.1个百分点,发展前景陷入瓶颈。

扬子江城市群由苏南五市和苏中三市构成,是我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发展的精华所在。2017年扬子江城市群共实现营业收入6621.07亿元,占全省商务服务业总量的81.4%,经过2016年高速发展阶段后,2017年增速12.9%,发展走势稳中趋缓。

沿海经济带稳中有进。江苏沿海经济带是由三个临海城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南通市构成。2017年沿海开发战略继续稳步推进,沿海三市共实现营业收入1195.59亿元,年增速19.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高于2016年增速2.5个百分点。

重点增强行业综合实力

近几年,我省商务服务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面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江苏各地区之间商务服务业发展差距较大,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速,地区间均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的牵头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建议在抓住关键地区,关注重点设区市发展的同时,各地要积极开展分析研究,开拓思路、创新方式,统筹整合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各地服务业经济,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缩小各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促进全省商务服务业平衡、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人士还建议,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培育行业内本土龙头企业。通过财政补贴、政府奖励、项目扶持等多种方式,在企业管理服务、广告、会展等行业培育一批本土商务服务业旗舰品牌,促进其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鼓励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通过重组、上市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品牌化经营。鼓励咨询、会展等商务服务业领域的本土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

目前,我省商务服务业中部分产业优势尚不明显,2018年省发改委将密切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各地加强在商务服务业发展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形成上下衔接的工作合力。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商务服务业发展特色指标,强化考核调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孙昌民)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