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成效显著

2018-08-17 07:17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成效显著
大熊猫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

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圈养种群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大熊猫科研及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野外引种成功产仔;全球大熊猫保护合作平台加快建成,大熊猫科研成果实现全球共享。这是记者从1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大熊猫保护研究成果暨首届中国大熊猫国际文化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司司长杨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不断完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总面积2.7万余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全国已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形成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网络体系,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纳入到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中。野外调查显示,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从15个增长到67个,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

同时,圈养大熊猫繁育实现了优生优育、优质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我国建成了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截至2017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经统计学预测,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已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大熊猫保护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实现新突破。我国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多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获得专利65项,科技成果84项,建成大熊猫全球基因资源库;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大熊猫野化放归和野外引种取得新突破。从2003年起,我国启动了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现已放归圈养大熊猫9只,存活7只,并获得7项国家专利,建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的技术体系。

杨超说,近些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大熊猫保护的全球行动,大熊猫科研成果实现全球共享。目前已与17个国家、22个动物园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项目。(记者 黄俊毅)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韩昊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