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个和八个”——坚守云南大山深处小学校38年的山村教师

2018-09-08 10:5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这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画面左下角,9月5日无人机拍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何春好 摄

王正祥和部分学生在校门口合影(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带着学前班的孩子拍球(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在给学生批改作业(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在给学生们上课(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和妻子潘秀花在学校的宿舍里(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在给学生们上音乐课(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老师表示,他会一直坚守在村里,当一辈子的山村教师(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放学后,王正祥送路远的学生回家(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骑着摩托车翻山去镇上给孩子们采购食材(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和学生一起打扫学校的卫生(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手把手地教一名学前班的孩子写数字(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在教学前班的孩子算术(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在课后把一名学前班的小女孩交给她的母亲(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和他的妻子在给学生准备“营养午餐”(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王正祥在午餐时给学生盛菜(9月6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放学后,王正祥把路远的学生送到村口时和他们挥手告别(9月5日摄)。

今年56岁的王正祥是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镇三蒙村阿依羊小学的苗族教师,也是该学校唯一的老师。1980年,王正祥开始从教,当时他18岁,然后一直坚持了38年。

阿依羊小学位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地方,交通不便。相比周边的土坯房,在群山环抱之中砖混结构的学校很显眼,新校舍是2016年盖好的。该小学现在只有8名学生,其中4名上三年级,另外4名上学前班,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王正祥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事无巨细地关爱着孩子们:接送走读的学生、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照看生病学生、帮学生剪指甲、用自己的钱给家庭困难学生买鞋子及日用品、和妻子一起给孩子们做午餐……他希望全校学生一个都不少,曾经有几名学生因父母生病或贫困辍学,被他一个个找了回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困难、完成学业。

任教38载,王正祥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他说:“村里就我一个老师,只要有一个学生,我都要教下去,不让孩子辍学。希望他们像小鹰一样飞出大山,能有更光明的未来。”

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001.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边隽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